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黄河上中游地区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启示

2014-03-23 01:26
导读:工程力学论文毕业论文,黄河上中游地区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启示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淤地坝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主要措施之一,但

摘要:淤地坝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责权不明、管理不善,使大量工程老化失修、病险坝库日益增多,已严重制约淤地坝工程健康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上中游地区积极尝试和探索新型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尤以陕西省最为明显。其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成功的事例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调研是基础、宣传是动力、政策是保证,要注重利益驱动和机制创新,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淤地坝 产权制度 启示

 

淤地坝对治理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黄河上中游的水土保持特色。

目前,黄河上中游地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10万余座,拦蓄泥沙100多亿t,淤地30多万hm2。但是,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淤地坝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责权不明、管理不善,致使大量工程老化失修、病险坝库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

一、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成效

多年来,黄河上中游地区分布有淤地坝的晋、陕、内蒙古、甘、青、宁、豫等7省(自治区),都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以陕西省最为明显。

陕西省陕北地区是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工程密集区之一,针对淤地坝建、管、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就开始积极探索,以实行产权改革推动工程发展,有期限地出让工程使用权、放开建设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经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建、管、用”结合,“责、权、利”统一的工程发展良性运行机制。在具体实施中他们根据工程现状,尊重群众意愿,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一是股份合作制:按股承担工程的建设、加固、配套、改造费用的按股份种坝地。入股形式大致有4种:①集体组织,按人参股。在淤地坝较多、村集体组织“统”的能力较强的地方,较多地采用这种方式。②一人牵头,联户建坝。这种做法多出现在坝面面积较大的旧坝加固或建坝条件好而单家独户难以承担的工程建设之中。③多部门联合开发,明确事权,利益分成。多为人少地多的地方采用。④自愿联合,股份筹资,专业建坝,滚动发展。二是租赁承包型。一般是谁投资加固或维修,谁承包租用坝地。三是公开拍卖型。一般以大户或社会力量参与为主。

积极推广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的两年内,陕北3.5万座中小型淤地坝中有1.4万座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合作、租赁承包、使用权拍卖等,70%的工程功能得到恢复或改造,使大批病险淤地坝重现生机,实现了“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金、以产权换资金,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解决了几十年来久未解决的治管用问题。

二、启示与问题

1.调研是基础、宣传是动力、政策是保证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淤地坝工程历史悠久,数量繁多,在改善当地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多年的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病险淤地坝已成为沉重的包袱。

为了早日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积极探索,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得了第一手准确资料。同时结合《陕西省淤地坝建设旧坝加固配套管理办法》试行7年后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陕西省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淤地坝的发展方向和建、管、用各环节主体的责、权、利范围界定,在政策上充分保证了各责任主体的权益。新《办法》出台后,省政府专门派出工作组,对陕北14个县(市)的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提出了《关于陕北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和“不求所有求所在,不求形式求实效”的股份制管护淤地坝调查报告,为逐步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和高层次领导决策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依据。同时通过媒体报道、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分析存在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推进改革进程。陕西省的做法告诉我们,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搞好淤地坝建管用,使淤地坝持久发挥效益的基础。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五(1)程力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