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当代人的环境需要与环境生产程力学毕业论(2)

2014-09-03 01:54
导读:三、环境生产的相关措施及其战略意义 为了有效发展环境生产,需要加大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当前,扬弃文明所引起的的异化和人的异化,关心人的

  三、环境生产的相关措施及其战略意义 
   
  为了有效发展环境生产,需要加大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当前,扬弃文明所引起的的异化和人的异化,关心人的环境需求,重视生态问题,发展环境生产,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实践决策层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主流导向。然而,在这个攸关当今人类生存的问题上,在中国化事业继续健康推进的“攻坚阶段”和敏感部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却存在着极度的不协调,这集中表现为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性:实践和现实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理论研究领域却没有能够及时充分地反映它、关注它、研究它,没有把生态问题、人们的环境需要和环境生产问题,明确地从理论上予以必要的探讨与定位,甚至没有意识到环境需要已经上升为当今人类特别重要、特别突出的生存需要,没有意识到环境生产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已经成为今天主要的生产活动方式。工业文明以来的大量负面效应充分证明,无视自然价值,“物的尺度”被单纯工具化,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已经给人类带来并将继续带来无穷的灾难。在中国当今条件下,没有必要的环境生产,没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方略就很难得到具体实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也会因为缺乏客观的物质基础和支撑平台而流于空谈。假如继续无视环境生产,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那么,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不仅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会遭遇“釜底抽薪”式的悲惨结局,令我们陷入灾难的深渊。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采取行动:
  一是完善法治,制定和实施与环境生产相匹配的分配制度。生产不仅与人的需要相关联,也与分配密切相关,要把环境生产提上议事日程,就要辅之以相应的分配机制,有效鼓励和奖励环境生产和环境保护活动,严格监督和惩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对于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事件,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民不告,官不究”的怪现象。我们的许多环保职能部门,对于老百姓深受其害的环境灾难常常采取不管不问、听之任之、不负责任的态度,有的甚至竟然成了环境污染的庇护所(“地下分配”的利益交易使然)。已经出台的《环保法》,在执行层面上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装饰品。克服和消除类似现象,需要建立健全“法治-分配”机制,让一切破坏环境的污染企业和污染行为人以及相关的失职行为人,不但要受到的处罚,而且在上也要使他们无利可图。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是切实保证环境生产的基础地位。从环境历史学的角度全面判定人类生产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就须把人的生产活动置于自然生态大系统的持续运行过程之中,分析人与自然双向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持续后果。环境历史方法论“运用生态分析作为理解人类历史的一个手段,研究其他物种、自然力量和生物圈等多种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非人类生命体和生物圈的影响。环境历史学家认识到,通过这些方法,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过程;他们也对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这些过程同时发生且互为条件”[6]。在这个意义上,发展环境生产的意义决不是局限于一国一地的局部利益,而是关系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关系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长远需要。 
  三是加强超越行政区划、超越国界的环保协作。人类共有一个地球。环境生产既然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就是一种完全开放的普及性生产,就没有任何严格的界限。它需要不同单位、不同地区、世界各国的人们联手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不能再允许“下游治理,上游污染”、“此处搞环保,别处照污染”的现象存在,不能再允许环境问题上“污染特权”的滋生。 
  只有彻底转变观念,真正把人类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视为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把自然界视为人类的家园,环境生产才能获得其应有的地位。是亲近自然还是远离自然,是维护生态环境还是破坏生态环境,已成为判定人的活动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准。一切真正启动和认真开展环境生产的人们,不仅能够获取真实的生存利益,而且在全局和未来的时空维度上,正切实为全人类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2]楼培敏.“可持续发展”:从发展观到发展战略[M]//国外社会前沿.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248. 
  [3]童世骏.当代马克思主义:坚守“内核”放宽“外围”[J].新华文摘,2006(12).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27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6]金圣震.环境历史和生态危机的起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 
上一篇: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程力学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