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3)

2013-06-22 01:01
导读:3.随机进入教学 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

  3.随机进入教学
  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世界上的事物和问题是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要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获得较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就要对同样内容的学习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教学情境、目的都是不同的,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以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飞跃,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根据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特性相关联的情境。
  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涉及到问题的许多方面,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角度提问题,而非纯知识性提问。
  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使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受到考察、评论,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全面理解。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还包含有“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所决定的。
  
  四、建构主义下的学习特点
  
  (一)建构主义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在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求知的需要,学习者用发现法、探索法等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设法加以验证。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判断或检测其学习行为是否有效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起辅导、引导、支撑、激励的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 建构主义学习是性、真实性的学习
  学习者如遇到疑难问题,可与其他学习者讨论解决,也可通过请教教师的方法解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都处于与他人的密切联系之中。学习者在一个复杂的、真实环境下进行学习,并通过积极的行动或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三)建构主义学习是目标指引、建构、累积性的学习
  学习者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在既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将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先前的学习内容相联系进行学习,并在对新信息加工的同时将其与其他信息相联系,在保持简单信息的同时理解更复杂的信息。只有当既定的学习目标得到实现或形成时,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才被认为是成功的。
  
  五、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来看,它似乎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地位的考虑,而没有强调教师的地位。但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却不应以此为理由而完全回避对教师地位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工作,所有的学生的学习都将处于盲目的状态。建构主义同时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机会,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评价,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现有的知识、技巧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
  知识的获取途径很多,而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能自我发现知识。这种学习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却不利于学生去思考、发现知识,更不利于学生创造知识。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构造,主要是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强调丰富学习情境的创设
  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应当以丰富的学习情境作为载体,学习情境既可以由教师通过精心的构建来获得,也可以直接来源于现实(下转第12页)(上接第6页)世界,由学生在实际的环境或模拟的环境中去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情境教学能启发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经验去理解、去同化、去建构新的知识,赋于新的知识以某种意义。当原有经验不足以同化新知识时,则需要创设新的学习情境,令学生能对原有的认知进行改造与重组,以顺应认知结构,完成对新的知识意义的建构。
  (四)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会话
  建构式教学认为,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它包括学生与情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互动的重心。教师应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各小组内共同分析信息,研究问题,取得共识,进而小组之间交流,相互协商。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旨在让整个学习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一位学生)共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内容,这对学习技能较弱的学生尤其起着很好的激励作用,很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

上一篇:简析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的十大心理行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