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部农业区甜脆豆栽培技术浅谈(2)
2013-08-29 01:07
导读:3.4搭架 播种后应及时准备柱杆、铁丝、线绳等。当幼苗长到10~15cm,蔓长到1~2cm时及时搭架,柱杆高4m左右。在每行两头顺播种沟方向埋设立柱(可用水泥柱
3.4搭架
播种后应及时准备柱杆、铁丝、线绳等。当幼苗长到10~15cm,蔓长到1~2cm时及时搭架,柱杆高4m左右。在每行两头顺播种沟方向埋设立柱(可用水泥柱或木杆等),埋入地下40cm,顶端用拉线、地锚等固定。立柱埋好后,在立柱上方距地面2.5~3.0m处拉一水平铁丝(一般用10号铁丝)用于吊蔓,并用卡线钳尽量拉紧。在紧靠铁丝每隔5~6m埋设一支架(支架要深插入土中),在支架杆顶端用扎丝将铁丝扎紧以支撑铁丝,防止倒架。架搭好后开始吊蔓(一般采用封口线吊蔓)。吊蔓时将封口线绕在水平铁丝上,一端缠绕在幼苗的2片托叶上或茎部,保持吊线不松不紧,顺便将幼苗主茎缠绕在吊线上,使幼苗茎蔓沿吊线向上攀缘生长。一般每穴吊一线。通过搭架绑蔓使豆苗茎蔓均匀分布在空间,有利开花结荚,正常生长发育。否则茎蔓匍匐在地面,不仅田间和采收不便,而且下部茎叶容易腐烂招致病害。吊蔓结束后,要经常检查,缠线给脱吊幼苗进行扶茎绑蔓牵引。对于有徒长趋势的植株,过多的侧枝应适当摘除,使豆苗茎蔓在空间均匀分布。
3.5勒腰线
为防止甜脆豆植株倒伏,便于田间作业,当幼苗长到50cm高时,进行第1次勒腰线,长到1m高时进行第2次勒腰线,以后每隔50cm就勒1次腰线,一般要勒3~4次腰线。
4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斑潜蝇、蓟马、蚜虫。在防治上应遵循“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防治与防治相结合,大力推广生物农,合理使用
化学农药,建议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掌握在病虫害尚未发生或发生初期及时防治,主要是喷药保防,防止在田间蔓延。防治根腐病主要是拌种(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闷种12~24h后播种)和植株生长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根,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防治白粉病主要是避免重茬和低湿地种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在连阴雨或灌水后田间湿度大时,在田间发现白粉病中心病株后及时拔除,并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隔10d喷1次)效果好。防治潜叶蝇可清洁田园,将田内残株及杂草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发生早期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1.8%爱福丁2 000倍液、绿莱宝、潜停、蚜满斩尽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控制虫害在幼龄期,一般7~10d喷1次,连喷2~3次。农业防治蚜虫主要是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避开,尽量连片种植,以切断或减少蚜源和蜜源。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黄板诱杀和银板避蚜,以降低田间蚜虫密度。化学防治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应掌握在蚜虫初发期,将蚜虫消灭在点片阶段。首选药剂是50%抗蚜威2 000~3 000倍液喷雾,对蚜虫有特效并能保护多种天敌;优先选用10%吡虫啉2 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7~10d喷1次,连喷2~3次。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5及时采收
花后7~10d采收,此时荚已充分长大,荚内豆粒尚未膨大,果荚很薄,荚厚宽不超过1cm,此时为鲜荚最佳采收期。采收标准:甜脆豆荚长6~7cm,荚宽1cm,花萼鲜绿,不能变褐色,豆身颜色鲜绿无斑,无虫害,无损伤。采收必须根据田间长势分批进行,切忌折断蔓茎,碰落花朵。采摘时握住豆柄,在豆柄节处向外侧轻轻一折即可摘下。为保证豆荚采摘时不受损伤,要轻拿轻放,采收人员要剪短指甲或戴手套,以免指甲划破豆皮,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外观品质。要及时摘除伤痕豆荚和遗留老荚,以使营养及时供应幼嫩荚。采摘时切忌用剪刀剪采,否则费工费时,还易伤荚。采摘应在上午6~9时、下午4~6时进行。采摘后应及时交售,防止鲜荚受热萎蔫,从而影响品质和产量。采摘后的鲜荚切忌用水浸泡,防止花萼受伤,否则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发霉腐烂,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柴岩,万富世.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7.
[2] 柴岩,王鹏科,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指南[M].西安:西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