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型水库灌区配套项目的建设管理(2)
2013-09-16 01:08
导读:3.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三制”是规范建设行为的根本措施,而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则是工程建设管理最为关键的一步。为此,项目的主管单位成立了灌
3.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三制”是规范建设行为的根本措施,而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则是工程建设管理最为关键的一步。为此,项目的主管单位成立了灌区建设项目部为项目法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质量管理。
3.2采取招标投标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国家发展计划委等八部委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运作。初设批复及完成施工图设计后,灌区建设项目部即进行公开招标。开标、决标均公开进行,整个招标过程邀请纪检监察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符合招标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3.3实行建设监理制
为了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效益,灌区在落实工程施工单位的同时,也落实了工程监理单位。使得工程的建设与监理同步进行,并要求监理人员素质要高,技术要全面。特别是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要求应有高度的认识,能严格按照监理大纲要求切实履行“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
3.4政府监督、项目部负责与监理控制同步
建设项目接受质量监督站的质量监督,质量监督站对本工程采取巡检抽查等办法进行质监。
灌区建设项目部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根据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为了保证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专门设立了质量管理小组,配备一定技术人员配合监理部进行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个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严格把好验收关。
3.5严格管理
灌区建设项目部制定了职责分明而严格的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均在招标文件中体现,并避免模糊产生歧义。在招标投标的基础上,按规定签订了
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均严格执行,使工程造价、质量、工期、付款等有据可查,避免相互推委和扯皮现象发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加强工程建后管理
灌区工程建管统一,项目实施后,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良好的建后管理必不可少。为此,管理单位除为项目配备了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又懂技术善管理的人员负责管理外,在管理手段上积极采用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科技含量。
同时,灌区在工程管理中重视运用参与式方法,积极推行以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内容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切实保护用水户的利益,确保了工程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灌区综合效益。
5结语
沈家河水库灌区实施灌区配套项目后,在粮食生产、发展、防洪安全、生态、供水保障等方面,已发挥出较好的效益。随着灌区设施的配套不断完善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着手,继续实现灌区建设与管理的科学、规范化,使灌区的经济效益和效益同步增长,走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