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桃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2013-09-28 01:12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论桃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关键词 面源污染;现状;对策;湖南桃源   

  关键词 面源污染;现状;对策;湖南桃源

  论文摘要
分析了桃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了围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所做的主要工作,并提出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1 桃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
  1.1.1化学肥料污染。全县2007年化肥总用量(实物量)约12.268万吨,平均化肥施用折纯量为564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16%;施肥中有约1/3的N、P营养元素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漏而进入水体,由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N、P营养元素对水体污染的问题不容忽视。
  1.1.2化学农污染。全县2007年农药总用量1 388.4t,其中有机磷农药725.1t、除草剂517.2t。农药施用量很高,农业面源污染的隐患显而易见。
  1.1.3农膜污染。全县每年农膜使用总量约为752t,平均回收率为26.2%,即每年大约有555t农用薄膜残留在土壤中,对造成污染。
  1.1.4生活废弃物污染。全县年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 788.5万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70.335 5万吨、生活用洗衣粉用量3 880多吨。
  1.1.5畜禽粪便污染。全县畜禽粪便年产生量1 295.5万吨,养殖业废水排放量467.4万吨,其中规模养殖户废水排放量27.74万吨,每年直接进入水体的污水有8.8万吨;养鸡专业户鸡粪年产生量13.286万吨,其中进入水体的有10.6万吨。
  1.2“三废”的污染在加剧
  2000年前每年约146万吨废水进入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灌溉用水和水库、河流,10.9亿立方米废气污染物通过气流运动或随降水向农区扩散。2007年底增加到废水960万吨、固体废弃物14.55万吨、废气195亿立方米。如此多的污染物,给产粮大县的粮食及其他大宗农产品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 围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所做的主要工作
  
  2.1开展农业面源污染与监测工作
  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畜禽粪便及污水排放成倍增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明晰环境质量情况,查清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我们从2004年起在水稻、柑橘、蔬菜等作物上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长期监测点,2008年完成了全国第1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2.2开展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
  严查未取得登记证、无登记证或假冒登记证的肥料以及质量不合格的肥料、农药,突破对农资质量案件查处的瓶颈,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对较大规模的批发商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开展以农资打假为主要内容的“夏季百日行动”。
  2.3依法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几年来,共开展了包括常张高速公路建设因施工导致的农作物污染受损事故的调查与鉴定;创元铝业含氟废气污染农作物事故的调查与鉴定;陬市镇东林村农作物遭受水泥厂废气、粉尘污染损害情况等多次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2.4摸索整治面源污染的途径
  2.4.1大力推广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全县共建户用型沼气池4.2万个,畜禽粪便通过沼气池产生沼气、沼渣、沼液,促进了全县多种类型的种养模式发展。如全县共发展猪—沼—稻模式、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茶、猪—沼—鱼等模式4.2万户,沼渣、沼液作茶园、菜园、果园有机肥,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目标。县百威有机肥厂利用畜禽粪便和食用菌栽培废弃料以及农作物秸秆,加工成优质有机肥,既符合有机肥商品化的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又为我县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利用方式。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4.2大力推广资源高效实用技术。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7年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近6.67万公顷,增效节支375~450元/hm2。二是推广秸杆还田技术。全面普及稻草还田,提高了地力,减少了化肥施用量。三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威胁,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水平。四是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蛾技术。2007年我县在水稻、棉花、茶叶等作物上推广频振式杀虫灯2 667hm2,减少了农药用量。
  2.4.3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示范。一是乡村清洁工程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二是乡村物业力度加大;三是通过沼气、乡村清洁工程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农村“五改”工程明显加快;四是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2.4.4大力发展农业“三品”生产基地。全县已建无公害大米、茶叶、蔬菜、水果等基地3.73万公顷,绿色食品基地3 333hm2,有机食品基地67hm2
  
  3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3.1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政府要真正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3.2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资金不够,阻碍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应当将农业环境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的增长逐年增加投入。
  3.3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建议以一个乡(镇)或村为建设单元,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问题。办法是在村内合理布局建设垃圾回收池,并解决工具,做到户有垃圾分类回收筒、组有垃圾集中收集池、村或乡有垃圾填埋场,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丢的问题。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
  3.4.1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统一防治、承包防治,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开展技术培训,农民合理使用各种农药。推广新型施药,减少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3.4.2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①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利用模式。对具备建池条件(资金、场地、条件)的中、小型规模养殖户全面推进沼气入户建设,以解决和扭转目前不合理的排放现状,从源头“关紧”污染阀门。对大型养殖场试行2个50%的处理利用模式:一是50%粪便、废水通过建大型沼气池解决排泄物的“出路”;二是通过粪尿分离,收集干粪进入堆沤发酵池,加工成商品有机肥。②净化处理。利用净化处理技术解决3个方面的污染隐患:对不具备建沼气池的养殖户建较大容量的化粪池沉淀过滤,经3级净化处理,粪渣施入农田,废水入养鱼池或氧化塘进行生物净化;养鸡专业户、养殖小区、养鸡场则根据禽舍密度、规模确定净化池的布局、规模,对污水实行净化处理。另外,建有沼气池的沼水余液可进入养殖户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进行同步处理。③建商品有机肥加工厂。建议兴建一定规模的有机肥加工厂,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畜禽养殖特别是蛋鸡养殖粪便污染,通过集中加工处理才能缓解畜禽粪便的污染压力。
    上一篇: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下一篇:论全球性粮荒与严格耕地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