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棘繁育技术及其应用
2014-01-22 01:28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火棘繁育技术及其应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 火棘;繁育技术;应用 论文
关键词 火棘;繁育技术;应用
论文摘要 阐述了火棘的生态习性及形态特征,并介绍其播种、扦插、压条等繁育关键技术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火棘原产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湖北、西藏等省区,现国内陕西、江苏、浙江、上海、河南、河北、福建、广西等省市均广泛栽培。火棘是现代城市园林中广泛应用为绿篱的常绿园林植物,具有食用、用、饲料和观赏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因而开发利用价值高,前景广阔。火棘作为常绿的灌木植物,在水土保持上的应用还有待开发和推广。
1生态习性及形态特征 火棘喜光,稍耐阴,可以耐受-6℃左右的低温。耐旱力强,不择土壤。萌芽力强,耐修剪。火棘又名救兵粮、救命粮、火把果、赤阳子,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m,短侧枝常成刺状,小枝细长,水平延展或平卧。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或微凹,边缘有钝锯齿,齿尖内弯,近基部全缘,表面暗绿色,两面无毛。花集成复伞房花序,直径3~4cm,花白色,直径约1cm,萼筒钟状,花序梗和小花梗近无毛,雄蕊20枚,花柱5枚。梨果扁圆形,萼片宿存,果实橘红或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2月,种子千粒重2g。
2繁殖技术
2.1播种繁殖
(1)种子采收和贮存。火棘果熟期在9~12月,育苗果实适宜在1~2月采收。采收后,除去叶片、枝刺、果柄等杂物,置于阴凉处摊开通风约10~15d,并每天翻动1次。
贮存方法:先用塑料盆或桶,放入适量40℃的温水,再把果实放入容器中浸泡2h,使果皮松软,用手挤压,使种子从果肉中挤出,再用清水漂洗4~5次,除去果皮、果肉及瘪种子等杂物,即获得纯度较高成熟饱满的黑色种子。将种子与细沙按1∶3比例进行混合,细沙要经过200目的筛子筛过,湿度为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在室内墙角下层铺3cm厚细沙置入种子,上层覆5cm厚细沙进行贮藏,并经常检查湿度,防止冻害。也可以将火棘种子从果肉中取出,晾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