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热害成因及其防御、补救措施(2)
2014-03-22 02:33
导读:2.2选用耐热性强的品种(组合),合理布局 不同的品种(组合)之间受灾程度有明显差异,粳型品种和带有粳型亲缘关系的中籼组合和母本为特优、协优系列及
2.2选用耐热性强的品种(组合),合理布局
不同的品种(组合)之间受灾程度有明显差异,粳型品种和带有粳型亲缘关系的中籼组合和母本为特优、协优系列及父本为559组合,花期耐高温能力较差,结实率较低。因此,生产中必须合理筛选应用抗高温能力较强的品种。早稻亦可选用抗高温能力较强的品种同早熟高产品种合理搭配,利用抗高温能力较强的品种以减少对灌浆结实的伤害,利用早熟高产品种避开高温季节,以取得大面积平衡增产。
2.3科学施肥和水管,增强稻株抗高温能力
据我省近年的研究表明,肥料运筹不同,水稻抗高温热害能力不同,以施用N∶P
2O
5∶K
2O为1∶1.5∶2的结实率最高,以1∶0.375∶0.5的结实率最低。即高温热害年份施用N∶P
2O
5∶K
2O比例为1∶(1.13~2.27)∶(1~3)能明显提高水稻抗高温热害能力。因此,调整水稻后期追肥,提高施肥比例中P
2O
5∶K
2O的比例是有效的抗热害措施。2003年安徽中稻分蘖至孕穗期长期多雨寡照,受高温热害,同期抽穗结实率下降幅度大的多是施氮水平高、稻株嫩绿、田间郁蔽严重的田块。
2.4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轻损失
当水稻处于抽穗扬花等高温敏感时期,如遇35℃以上高温天气有可能形成热害时,可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结实率,减轻损失。一是田间灌深水以降低穗层温度。有条件的可采用日灌夜排,或实行长流水灌溉,亦可降温增湿。二是根外喷施磷钾肥。如3%的过磷酸钙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极显著改善水稻受精能力,增强稻株对高温的抗性,有减轻高温伤害的效果。
3补救措施
3.1加强受灾田块的田间
对受灾较严重的田块,采取田间灌深水、日灌夜排、喷水、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予以缓解。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物防治。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2蓄养再生稻
即使结实率低的田块,通过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促进再生芽萌发抽穗成熟,获得一定收成。有劳力条件的也可将空壳的穗头割掉,更有利于促进再生芽快发。采用割穗头后蓄养再生稻的,必须是早熟品种,严格控制时限,应在8月15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