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水稻热害成因及其防御、补救措施

2014-03-22 02:33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水稻热害成因及其防御、补救措施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 水稻热害;成因;防御;补救

  关键词 水稻热害;成因;防御;补救

  论文摘要
2006年,无为县部分乡镇一季稻受高温影响,减产60%以上。分析高温热害成灾原因,提出防御及补救措施。
    
  2006年,无为县部分乡镇一季稻受高温影响,水稻开花后不灌浆,空壳粒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受灾较严重的田块,平均结实率为60%~70%,较正常年份下降20%,减产20%以上;受灾严重的田块,平均结实率为20%~30%,减产60%以上。
  
  1成灾原因
  
  引起水稻结实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高温天气所产生的高温热害。水稻不同发育期的高温热害指标不同:籼稻开花期间长期高温伤害,临界温度为日平均气温30℃,短时高温伤害的临界温度为35℃;孕穗、抽穗期受害温度指标为日最高气温持续3d以上≥35℃;盛花期36~37℃严重受害。水稻在含苞、抽穗期对温度极为敏感(即抽穗前后各10d),最适宜温度为25~30℃,日平均温度30℃以上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如遇35℃以上高温就会产生热害,影响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导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壳粒,即群众称之为“花而不实”。水稻灌浆结实期遇到高温会使籽粒内磷酸化酶和淀粉的活性减弱,灌浆速度减低,影响到干物质的积累。另外,高温还增加了植株的呼吸强度,使叶温升高,叶绿素失去活性,阻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降低光合速率,消耗量大大增强,使细胞内蛋白质凝集变性,细胞膜半透性丧失,植物的器官组织受到损伤,酶的活性降低,整个植株体代谢也表现失调,最后3片功能叶早衰发黄,灌浆期缩短,最终表现为“逼熟”现象。对水稻主要表现在秕粒率增加、实粒率和千粒重降低。 中国大学排名
  2006年我县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持续高温,这一阶段正好是早播、早熟杂交稻如特优559、金优725、国丰一号、协优559等品种抽穗扬花期,因而产生高温热害,导致水稻结实率下降。
  
  2防御技术
  
  2.1适期播种,避开炎热高温
  要将一季中稻的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以有效地避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存在的常发性的高温伏旱天气。即将原来的4月上旬播种推迟到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秧龄30~35d。对于江淮丘陵易旱地区推迟播种后要从灌溉用水等措施上予以配套,统筹调度;亦可采取将播种期再往前提,即3月底至4月初播种,保温育秧,7月20日前齐穗,以避开高温热害和夹秋旱,稳产保收。对于双季早稻要适时早播早栽,采取薄膜覆盖保温旱育壮秧,使早稻在6月底至7月初抽穗,在高温到来之前渡过乳熟前期,7月下旬高温到来时已黄熟收割。
上一篇:浅谈大豆重迎茬产生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