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瓜新品种汴杂九号栽培技术(2)
2014-04-17 01:03
导读:3.3.2嫁接育苗。如果栽培田为重茬的枯萎病重病田或者等条件允许,最好采用嫁接育苗。嫁接苗具有明显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提高产量、
3.3.2嫁接育苗。如果栽培田为重茬的枯萎病重病田或者等条件允许,最好采用嫁接育苗。嫁接苗具有明显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提高产量、有效的防治枯萎病等优点。砧木可以选择黑子南瓜或瓤瓜,嫁接方法可以采用顶插接法或靠接法。采用顶插接法时砧木要比西瓜早播7~8d,使砧木苗大于西瓜苗,便于嫁接。砧木种子催芽后,直接播种在营养钵中,每钵1粒。接穗种子催芽后,可以播种在苗床或育苗盘中,当砧木第1片真叶展平时为嫁接适期。采用靠插接法时,西瓜要比砧木早播7~8d,当接穗真叶长到1角钱硬币大小时为嫁接适期。嫁接方法为:①顶插接。先用竹签或刀片将砧木生长点切除,然后用与接穗下胚轴粗细相同的竹签,在砧木切口处呈45°角向下斜插深约0.5cm,竹签暂不拔出。取接穗在子叶下方0.5cm处,由叶端向根端斜削长约0.5cm的楔面,拔出竹签,随即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孔中,使砧木子叶与接穗子叶呈“十”字形,立即用专用夹夹住接口,把嫁接好的营养钵紧密排列在苗床内,将小拱棚覆上膜。②靠插接。选用大小相近的砧木和接穗,在砧木下方1.0cm处,用刀片呈45°角向下斜削1刀,深至胚轴的2/3至1/2,长约0.5cm。然后取接穗在子叶下方1.5cm处,向上斜削1刀,长约0.5cm,将接穗和砧木切口相互嵌合,叶片呈“十”字形,然后用专用夹将接口夹住,栽入营养钵。将营养钵密排在苗床内,浇足水,扣上小拱棚。栽时接口应高出钵面3.0cm左右。
无论采用哪种嫁接法,在嫁接前1d傍晚将砧木浇透水,用多菌灵700倍液对砧木和接穗及周围进行消毒。
3.4苗床
幼苗出土前温度要高,白天不放风,使床温控制在28~32℃。瓜苗出土后,根据不同的育苗方法采取不同的管理。
3.4.1常规育苗管理。在瓜苗出土后要适当降低苗床温度,防止幼苗徒长形成高脚苗,白天温度掌握在20~25℃,夜间保持在12~15℃。汴杂九号是对肥水比较敏感的品种,苗期为防止幼苗徒长,在苗床灌足底水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浇水,出苗前不浇水,1片真叶展开前若中午叶片出现萎蔫,可喷少量温水。在瓜苗生长过程中,若营养土中营养充足,苗期一般不再追肥,如发现缺肥现象,可以结合浇水少量施肥,一般用0.1%~0.2%尿素浇施。注意喷洒叶面肥浓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形成烧叶。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4.2嫁接育苗管理。从嫁接到成活约需10d左右,这个期间为了促进接口愈合,必须做好保湿、保温、遮光、放风和除萌等项工作。这10d内要实行分段管理:①1~3d,棚室要密封,小拱棚加覆盖物,避免阳光直射苗床,防止嫁接苗萎蔫,棚内湿度要保持在饱合状态;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8~30℃,夜间15~18℃。②3d后,早、晚可见散射光和侧光,将棚内湿度控制在90%~95%之间;温度白天保持28℃,夜间不低于15℃,超过35℃或低于10℃都会影响成活率。③7d后嫁接苗基本愈合,温度白天25~28℃,夜间13~14℃,开始放风炼苗,放风口由小到大,逐渐加大通风量,晴天中午光照强,必须用草苫遮光。如果棚内温度不够,也可隔苫遮光。④10d后同常规育苗的苗床管理。
采用靠接法时要适时进行接穗断根处理。一般在放风后1~2d,如果嫁接苗不萎蔫,接穗便可断根,在接口下1.0cm和钵面处各切1刀。断根前1~2d将苗床浇足水。断根后中午仍要遮光1~2d。另外嫁接苗在苗床生长期间,砧木仍有侧芽萌发,如不及时摘除会影响接穗生长。因此,要及时除掉砧木上的萌芽,但不要损伤接穗和子叶。
3.5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和地下害虫。防治要结合农事操作同时进行。①配制营养土时,1m
2可拌50%多菌灵可湿粉8g或50%甲霜灵可湿性粉8~10g,以有效防治苗床土壤的枯萎病、猝倒病和立枯病。②播种后出苗前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浇灌苗床防治种蝇等地下害虫;出苗后可以使用40%乐斯本乳油1 000倍喷雾。③在作好苗床土和种子的消毒处理后,如果遇到多雨寡照天气,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可在晴天中午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甲霜灵可湿粉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4适时定植
4.1定植适期和密度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日最低气温不低于5℃,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便可定植。华北地区露地定植一般在4月最后1次晚霜过去即可定植;地膜覆盖或天地膜双层覆盖栽培时,可以适当提前定植。由于该品种生长势强,不宜采用放任生长,以三蔓整枝为好。行距180cm左右,株距60~70cm,定植8 250株/hm
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