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恩施州玄参高产栽培技术(2)
2014-04-20 01:11
导读:2.2.2宿根分离繁殖。一般在秋季收获或翌春化冻后栽种。将挖起的根茎分成若干带芽的种根,大的块根擘下作用,使每株种根带芽1~2个,种植方法同芽头繁
2.2.2宿根分离繁殖。一般在秋季收获或翌春化冻后栽种。将挖起的根茎分成若干带芽的种根,大的块根擘下作用,使每株种根带芽1~2个,种植方法同芽头繁殖。宿根分离繁殖的缺点是用种量大,远途不便。
2.3田间
2.3.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要注意中耕除草。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从4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行3~4次。6月中旬以后,植株生长茂盛,杂草不易生长,不必除草。
2.3.2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齐苗后,施人粪0.75~11.25t/hm
2;第2次在苗高30cm时,施人粪尿15.0~22.5t/hm
2或硫酸铵150~225kg/hm
2;第3次在7月中旬,施过磷酸钙750kg/hm
2、草木灰3 750~4 500kg/hm
2。
2.3.3培土。7月中旬,将畦沟中的泥土铲起雍于植株旁边。培土可保护子芽,使白色子芽增多,芽瓣闭紧,同时减少开花芽、青芽、红芽,以提高子芽质量。培土还有固定植株,防止倒伏,保湿抗旱和保肥作用。
2.3.4排灌。干旱时需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以利生长。多雨而造成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可减少烂根。
2.3.5打顶。玄参开花时应将植株顶部花序摘除,使其不开花结籽,使养分集中供给根部生长,促进根部膨大。
2.4病虫害防治
2.4.1斑枯病。4月中旬开始发生,6~8月发病严重,危害上部茎叶。防治方法:①玄参收获后,集中处理残株落叶,减少越冬病源;②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能力;③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连续3~4次。
2.4.2白绢病。4月下旬发生,7~8月严重危害根部。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喷雾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连续3~4次;②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石灰水消毒。
2.4.3虫害。有红蜘蛛、蜗牛等。①红蜘蛛5月下旬开始发生,7~8月进入危害盛期。防治方法: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2 000倍液喷雾;②蜗牛3月中旬开始危害,4~5月危害较重。防治方法:清晨进行人工捕杀,5月间蜗牛产卵盛期,及时中耕除草,消灭卵粒,清除地面杂草,喷洒1%石灰水。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3采收加工
玄参为一年产药材,种植当年10月底至11月初,茎叶枯萎时收获。采收时先挖松玄参根际泥土,然后将玄参挖起,剪去茎叶,取下芽头,切下根部进行加工。
加工入药的块根要去净泥土,曝晒6~7d,待表皮皱缩时堆积并用草帘覆盖,使其”发汗”。待4~5d后再摊开曝晒,晒几天再堆起来回潮、再晒。如此反复数次,至水分蒸发将尽、参根全部变黑色,外表显较深的皱纹时,再晒全干,即可供药用。一般可产干品2 250~3 000kg/hm
2,高的产量可达6 000kg/hm
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