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木耳林地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
2014-04-21 01:45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黑木耳林地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 黑木耳;仿野生;林耳间作;栽培技
关键词 黑木耳;仿野生;林耳间作;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 介绍了黑木耳的栽培习性、室内接种发菌技术,林地仿野生栽培措施,以期为黑木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早春在北方三至五年生树林内生产黑木耳,可实现树木与黑木耳间的优势互补,既节约了耕地,又可比传统大田栽培和荫棚栽培具有更高的
生物学效率。
1黑木耳的栽培习性
1.1营养
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果树、杨树等阔叶类树木的锯末或其他农
作物下脚料,含氮物质主要来自麸皮,另外还要加入少量的石膏、蔗糖和磷酸二氧钾等,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1.2温度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具有耐寒怕热的特性,对温度反应敏感。其菌丝适宜温度22~26℃,子实体最适温度15~25℃。适宜范围内温度越低生长发育越慢,但子实体色深、健壮、肉厚、产量高、质量好;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但菌丝细弱,子实体颜色淡、肉薄、产量低,并易流耳,感染杂菌。
1.3水分
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左右,在子实体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保持在90%~95%。
1.4光照
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但子实体原基的形成、耳芽的分化需要在一定的散射光下才能展出茁壮的耳片。因此,要做到“3分阳、7分阴”,促使子实体迅速发育成长。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5氧气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有氧呼吸。因此,要经常保持培养室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林地栽培黑木耳,由于树木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因而比大田栽培和荫棚栽培具备充足的新鲜氧气,可以实现稳产高产。
1.6酸碱性
黑木耳菌丝体生长适宜偏酸的,但易生长霉菌,导致菌袋污染率上升。为此,在配方中要适当提高pH值,使之达到偏碱的环境,降低污染率。
2黑木耳室内接种发菌技术 2.1品种选择
根据需要和消费习惯,北方主要栽培的黑木耳应选颜色深、肉厚、高产、抗逆性强的广温型菌株。
2.2培养基的配置
2.2.1配方。适应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原料很多,常见配方有:①阔叶杂木锯末80%,麦麸4%,稻糠10%,玉米面3%,豆饼2%,生石灰1%;②棉子皮90%,麦麸8%,石灰1%,石膏粉1%;③棉子壳78%,锯末20%,生石灰1%,石膏1%。
2.2.2拌料。一般选择在水泥地面上进行拌料与装袋。将料充分拌匀,含水量达60%~65%。拌的料要当天拌当天使用,否则容易变酸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