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2014-08-01 02:11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识别;防治  论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识别;防治

  论文摘要
美洲斑潜蝇自1995年在包河区发现以后,现已扩展到全区危害。一般受害率30%~100%,减产30%~40%,甚至绝收。从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发生规律等方面阐述该虫的识别方法,并提出防治方法。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等,原产于美洲。我国自1994年在海南首次发现后,现已扩散到除西藏等少数地区以外的全国各地,成为威胁蔬菜生产的1种重要害虫。我区自1995年8月在杏花镇五里岗刘大郢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以后,现已扩展到全区为害。该虫分布广、危害重、寄主多,其中以豆类、瓜类、茄果类、伞形花科、菊科等受害最重,受害率30%~100%,减产30%~40%,甚至绝收。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工作。
  
  1田间识别
  
  1.1为害特点
  美洲斑潜蝇成、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
  1.2形态特征
  美洲斑潜蝇成虫小,体长1.3~2.3mm,浅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雌虫体比雄虫大。卵米色,半透明,大小0.2~0.3mm×0.10~0.15mm。幼虫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mm,后气门突呈圆锥状突起,顶端三分叉,各具1开口。蛹椭圆形,橙黄色,腹面稍扁平,大小1.7~2.3mm×0.50~0.75mm。美洲斑潜蝇形态与番茄斑潜蝇极相似,美洲斑潜蝇成虫胸背板亮黑色,外顶鬃常着生在黑色区上,内顶鬃着生在黄色区或黑色区上,蛹后气门三孔。而番茄斑潜蝇成虫内、外顶鬃均着生在黑色区,蛹后气门7~12孔。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美洲斑潜蝇与潜叶蝇形态非常相似,危害状相近,增加了田间识别难度,但细心观察,二者还是有较明显区别。美洲斑潜蝇幼虫体色鲜黄,有别于潜叶蝇幼虫体色的近乎白色。斑潜蝇体长略短于潜叶蝇。斑潜蝇成虫体小,整个腹面为鲜黄色,背面为黑色,两翅间有一小黄点;潜叶蝇成虫体稍大,为灰黑色。斑潜蝇老熟幼虫爬出潜叶道在叶片表面化蛹,蛹色为鲜黄色至深黄色;而潜叶蝇的老熟幼虫在隧道内化蛹,蛹色为淡黄色。美洲斑潜蝇隧道均匀,隧道两侧边缘有交替排列的黑色条纹粪便,隧道呈黄色或淡黄色;潜叶蝇的粪便在隧道边缘呈黑点状排列,隧道为乳白色。
上一篇:浅谈枣强县黄顶菊疫情分析及防控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