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2)

2014-11-05 01:38
导读:4.2温度 出菇场所温度宜控制在18~24℃,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形成大批优质菇。出菇阶段温差不宜大,棚内温度要相对稳定。 4.3湿度管理 在出菇阶段,水

  4.2温度

  出菇场所温度宜控制在18~24℃,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形成大批优质菇。出菇阶段温差不宜大,棚内温度要相对稳定。

  4.3湿度管理

  在出菇阶段,水分管理以轻喷勤喷“空气水”为原则,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晴天可喷雾5次,以保持覆盖报纸湿润水不下滴为宜;天气潮湿时可减少喷水次数。转潮阶段,相对湿度要适当降低,停止喷水数日,让菌丝恢复生长。茶树菇生长期间,要切实协调好保湿与通风的关系。

  4.4出菇管理

  当菇蕾出现,原基形成珊瑚状,浅褐色,菌柄长到一定长度时,要把袋口反卷3~5cm;随着菇蕾的长大,逐渐拉直袋口,直到采菇。茶树菇具有趋光性,且CO2可促进菌柄伸长,故茶树菇在生长发育期间,要注意袋内空气和散射光的调节,以提高茶新菇的商品价值。

  4.5补水

  茶树菇原基出现后,料面一直暴露于空气中,培养料易失水,所以要经常保持栽培场所的空气湿度在90%左右,但不可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管理办法。当采收2批菇后,培养袋明显变轻,必须向袋内补充营养液。

  5采收与加工

  5.1采收

  当菌盖边缘颜色较浅,菌膜未破或微破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握住整丛菌柄轻旋拔出,摘除残留的菇根,再次把袋口捏拢,在料面上造就一个出菇的,养菌7~10d,等第2批菇蕾出现时,再把袋口打开。室内温度控制在16~26℃。长过2潮菇后,可进行脱袋覆土,浇灌营养液,或倒头出菇。每袋可产鲜菇400g左右。

  5.2加工

  茶树菇采收后去杂质和残根,进行分级,立即放到冰库冷藏,保鲜出口。茶树菇子实体细而长,易烤干,烤干分检后,及时装入塑料袋内,密封装箱。

  6病虫害防治

  6.1杂菌污染防治

  茶树菇栽培过程中主要病害是杂菌污染。茶树菇菌袋的杂菌污染率较其他菇类高。常见的杂菌主要是绿色木霉、链孢霉、青霉、黄红曲霉等竞争性杂菌。尤以绿色木霉危害极大,一旦受污染,可致菌袋报废。防治方法:①拌料时从加入麸皮装袋至上灶,时限不超过6h,防止基质变酸;②灭菌温标控制在100℃后持续24h;③搬运过程防止料袋破孔;④选择晴天夜间进行接种,严格无菌操作;⑤发菌培养注意控温、防潮、通风、避光;⑥按期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及时处理。

  6.2虫害防治

  茶树菇栽培过程中主要虫害是菇蚊、菇蝇。茶树菇栽培进入解袋增氧、诱发原基时,由于茶树菇菌丝特有香味,容易引诱大量菇蚊、菇蝇入侵,吸吮菌丝,致使菌袋菌丝萎缩,基质变黑,发霉,发臭,影响出菇,成为茶树菇栽培中的大敌。防治方法:①始终保持菇房环境整洁卫生,周围撒石灰消毒;②菇房门窗安装尼龙纱网,防止虫害侵入;③菇房内用气雾消毒剂气化消毒;④菌袋开口前3~4d喷防害。一般用锐劲特、杀虫双、扑虱灵、80%敌敌畏乳油等广谱、低毒、残留期短的安全卫生农药防治。

上一篇:浅谈新民市马铃薯地膜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