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2014-11-05 01:38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关键词 茶树菇;高产;栽

  
    关键词 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 
介绍了茶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菇农在茶树菇栽培中解决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

  茶树菇(Agrocybe chaxinggu)又叫茶薪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近年来,武夷山市茶树菇栽培规模逐渐壮大,形成了茶树菇产业。但由于茶树菇栽培不长,在栽培中仍存在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栽培季节

  茶树菇通常在春、秋季栽培出菇,但当季出不完菇,需经越夏、越冬处置,到气温适宜时,菌袋才能出完菇。这不仅使菌袋营养损耗大,而且降低了栽培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武夷山市栽培茶树菇,选择在冬季或秋未冬初进行,经冬季和早春季发菌,菌丝即可长满全袋,待春季气温回升适宜出菇时,即可进行催蕾出菇。这样出菇期长,基本上当季可出完菇。具体时间安排在10~11月制袋接种,翌年4~10月出菇。

  2制袋

  2.1原料

  茶树菇是一种对纤维素、木质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氮源丰富,生长速度快,出现原基及子实体速度快。因此,用麸皮和玉米粉为佳;用棉籽壳比用木屑效果好,产量高;木屑用细木屑为好,需经晒后贮存备用。

  2.2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62%,杂木屑15%,麸皮20%,碳酸钙1.5%,石灰1.5%,掌握培养料含水量63%~65%。

  2.3配料、装袋

  棉籽壳在制袋前3~4d,按料水比1∶1.2加入水,堆积发酵,翻堆2次备用。装袋前按配方加入其他原料,干拌2次,使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水搅拌2次,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以捏紧料有少量水渗出为准。采用15cm×30cm的栽培袋,每袋装干料300g。

  2.4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在灭菌前期,需排尽灶内冷气,待灶内温度达100℃开始计时,维持100℃ 24h后,再闷4h退灶,冷却到30℃以下方可接种。

  2.5消毒接种

  接种室在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菌袋置接种室内的接种箱中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每袋菌种可接30~40袋栽培袋。

  3保温发菌

  将接好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室进行排场堆叠,一般6~8层,覆膜。发菌15~20d后,接种口菌丝向四周蔓延,封锁料面,此时应进行翻堆检查。在发菌过程中要翻堆散热,互换位置,使发菌均匀。若遇霜冻天气,培养室需加温,以促进菌丝生长。发菌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但要注意不能使温度产生波动。冬季发菌,长达3~4个月,营养积累丰富,出菇质量好,产量特别高。

  4出菇管理

  4.1催蕾出菇

  利用昼夜自然气候温差及通过人为创造的干湿差,进行强刺激,3~5d后,菌袋表面出现点点细雨水珠,经2~3d后即可出现密集的白色原基,接着分化成大批菇蕾。

上一篇:浅谈新民市马铃薯地膜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