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东阳市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思考

2014-11-24 01:02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关于东阳市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思考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信访问题是关系到民生问题的


  摘要:信访问题是关系到民生问题的重点区域,也是关系农村稳定的大问题。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制度,正是为破解农村信访难题而作出的有益探索。分析了其主要经验和做法,并对当前的社会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启示。

  论文关键词:信访;启示
  
  1 主要做法

  1.1 关口前置,重心下移
  信访窗口前移,把矛盾纠纷调解的重心前移到“源头防范”上来。各村设立固定的联合接访点,接访场所一般设在行政村(小区)办公大楼或老年协会活动场所。各接访点实行“四个一”配置:即在固定地点设立一个办公场所;增挂一块“群众来访接待室”牌子;配置一本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台帐;建立一套镇村干部联合接访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并上墙公布。每月10日(遇双休日、节假日顺延)为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联合接访日,上午以定点接访为主,下午开展信访问题化解和矛盾纠纷排查。这项制度的建立,使群众在家门口、在本行政村就能反映问题,找信访“代理员”就可以实现上访的目的;信访渠道畅通了,使许多信访问题早发现,早化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部门,解决在萌芽状态,很好地解决了群众不会访、无序访、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现象的发生,节省了信访,实现减少上访群众信访成本与减少政府跟踪劝访的行政成本的“双赢”。

  1.2 责任上移,主动下访
  责任上移。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纳入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联合接访工作由村(小区)党(总)支部书记负第一责任,镇乡(街道)驻村干部负直接责任,承担联合接访工作的组织、协调、配合工作职责。对接访工作成绩突出,矛盾纠纷不上交,未发生越级上访及群体性上访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接访工作不认真,严格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的责任。


  主动下访。改变过去被动接访、截访的工作思路,做到 “干部下访到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 网格片组组长、驻村干部、责任区民警、行政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各自然村(小区)党务村务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及村文书等组成接访人员,也可视情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群众威望的村民代表、老年协会代表参加接访。接访人员一到时间就主动到各村接访点主动出访、约访或带案下访,妥善化解在基层;不能在基层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向上级反映,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矛盾激化和升级。有的群众称赞说:镇村干部到村接访后,反映点情况、解决点问题就像到地里摘个菜一样方便。

  1.3 整合资源,上下联动
  为了促使该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各镇乡(街道)成立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的、协调和检查。各村相应建立接访工作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村委会主任、治保调解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村治保调解委员会、各自然村党务村务负责人、大学生村官、村文书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志愿者组成,并确定一名信访员。镇乡(街道)驻村干部作为责任人直接参与;同时,切实加强督查工作,建立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督查制度,由6名市委常委带队,抽调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信访局、农办等部门领导组成六个督查组,另外,由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等部门组成三个专项督查组,建立常态化督查工作机制。通过镇村联合接访制度的实施,不仅仅是镇村干部直接参与,更是整合了全市上下各有关部门、有关基层组织等有效资源,上下联动,形成了“大信访格局”,大大提高了信访工作的效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4 规范程序,化解诉求
  一是公示。各村于每月7日通过广播和张贴公告等形式,在接访场所和各自然村对参加联合接访人员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以及接访的时间、地点、形式等情况进行公示,方便信访群众了解和参与。
  二是接访。先对信访人员姓名、诉求内容进行登记,后由镇村干部听取信访人的意见和要求,再就诉求内容予以劝解、调解或做好思想工作。接访时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负责,依法办事、严格执行政策,注重思想疏导、及时化解矛盾。
  三是处理。对群众信访中反映的内容及时进行归纳分类,按网格划分职责实行分层负责处理。属于邻里纠纷、家庭内部事务或村内可以办理的事情,由所在网格单元负责调解和处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或自然村党务村务负责人配合支持;有关村重大事情,由网格村组负责,经村民代表大会或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团民妇负责人组成的议事会集体研究解决;并且根据牵涉面不同由不同层次的部门和领导包案解决。
  四是反馈。对镇村干部联合接访的信访事项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对群众的诉求可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逐一反馈。凡简易矛盾和一般性事情,当场答复解决;涉及村里的信访问题一般在半个月内办理完毕后答复;涉及镇乡、街道或上级有关部门的信访问题,则由镇驻村干部和村主要干部(或指定一名代理人)做好陪访或代理信访工作。
上一篇:关于非正式制度思想理论发展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