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当代电影中的色彩运用

2015-02-22 01:07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论当代电影中的色彩运用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色彩是什么?光照射在物体表面,由于物体的内部构造的不同而吸收一
色彩是什么?光照射在物体表面,由于物体的内部构造的不同而吸收一些波长的光,反射另外的波长的光,那些被反射的光,在我们的眼睛里就形成了各种颜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色彩。
  色彩的历史已经悠远得无处可寻,但色彩最初运用在艺术上,主要是在绘画中,从史前壁画开始至今已经几千年,而色彩随着彩色电影的出现在电影中运用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虽然在电影中运用色彩的历史不长,但是不可否认,色彩运用在当代电影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当代电影中,色彩最初级的运用就是叙述事物,交代环境,增强视觉形象。这种色彩的运用是从绘画、摄影等平面艺术中借鉴过来的。这里的色彩是视觉表达的一个因素,它和影片中的形象等诸元素一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影片的框架,影片中的一切情节和故事都是在这个框架中发生、发展的。这也就是说,色彩是构建影片的基本要素之一。比如一些怀旧的影片,像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等等,就加上一层淡淡的黄色,制作出年代久远的感觉。
  色彩的运用还起了烘托影片气氛,表达感情的作用。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一些喜剧片、爱情片多用暖色调来烘托喜剧气氛,表达爱情的浓烈。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通篇采用近红的暖色调来表达它的喜剧特性,给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以快乐。而南美影片《如水之于巧克力》也是运用暖色调来表现男女主角虽不符伦理但异常热烈之爱。也有一些影片多采用冷色调来烘托气氛,其中大部分是恐怖片,如《午夜凶铃》《咒怨》《双瞳》等。在这些恐怖片中,冷色调被用来增加恐怖气氛,衬托影片情感主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在他的《色彩艺术》中说过,色彩美学可以从印象(视觉上)、表现(情感上)和结构(象征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色彩在当代电影中运用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应该是结构,也就是象征。在当代电影中,充满着对传统经典电影的解构,包括故事结构、情节、主题,也包括色彩。色彩从影片的属性,逐步发展,具有独立的艺术品格。这种品格就叫做象征。通过色彩的象征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影片的主题和深层含义,可以分辨出影片的独特风格。
  在中国当代电影中,第五代导演是运用色彩象征的代表人物。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运用土黄色调来表现黄土高原的贫瘠,象征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在与大自然对抗,寻找自己的幸福的时候,很多人是无法逃脱被大自然吞噬的命运的。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通篇采用红色调,连透明的高粱酒也带上了血红色。通过影片的红色象征,张艺谋向我们展示了东北人的粗犷豪爽和东北人的血性,也展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的英勇不屈和顽强抵抗。
  从世界当代电影的角度来看,电影的色彩象征主义也是无处不在的。基斯洛夫斯基导演的《蓝》《白》《红》三部影片,都非常好地运用了色彩象征,甚至可以说法国国旗三色就是这三部电影的线索和主题。蓝色象征着自由,白色象征着平等,红色象征着博爱。三部影片分别以这三种颜色作为基本色调,围绕着自由平等博爱这三种理念展开。移居英国的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拍摄的《发条橙子》的前半部充斥着各种刺眼的颜色,简直就是色彩的世界。库布里克用这纷杂的眩目的杂乱的色彩,表达世界的混乱与不堪。
  色彩作为一个当代电影的主要因素,在当代电影中极其重要。色彩的运用在当代电影的画面语言的表现中达到了极致。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一部不懂得如何运用色彩的当代电影绝对不是一部好电影。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论新浙派画家的中国画的创造观(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