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注农村阶层关系的新变化(1)(2)

2015-04-02 01:03
导读:90 年代的矛盾积累以及已经经历的周期性收益损失的比较,村落矛盾体现出集中化和规模升级的趋势,村民对占地不满的表达方式集中,力度加大。 村民
90 年代的矛盾积累以及已经经历的周期性收益损失的比较,村落矛盾体现出集中化和规模升级的趋势,村民对占地不满的表达方式集中,力度加大。

  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对解决这一阶段的矛盾不是十分有力和有效。土地承包法承认土地的乡村集体所有性质和农民对于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是在城市化扩张的名义下,村改居后农民的身份变化了,农民对于土地的权益关系的合法性丧失,在城市化中由于土地资源股份化后形成的新的集体 经济 管理已经不能简单地使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表决制度来决策,土地转换后的集体财产以股份制资产存在形式对于增值和亏损可以说都具有合法性,在这样的条件下用村务公开的形式保护村民的权益,已经很难达到政策设计时的预期效果。

要构建 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要提高执政能力,就要对于近年来 农村 的社会结构和城乡关系的一些质的变化增强敏感性,需要从制度供给及社会结构制度两个方面同时关注。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樊 平
上一篇: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乡镇政权体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