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供给(1)

2015-04-01 01:18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议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供给(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气象与农业、 农村 、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个不可以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国家 政治 、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的需要,我国气象部门的管理体制虽然几经变革,但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始终是气象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气象工作不仅在防台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工 影响 局部天气的服务中效益显著,而且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 科技 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

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气象信息服务还远远未能达到农业管理、经营者和农民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产品缺少多样性

气象要素包括温度、雨雪、光照(太阳辐射)、风、湿度、蒸发量、冰(霜)冻等等,这些要素从不同的侧面、非线性地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 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季节,对外界气象环境变化的敏感度相差很大, 在某个关键的季节,某个气象要素值的变化甚至会对动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当前各气象台站公开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只包含晴雨、气温和风等 3 个要素,这与越来越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要求极不相适应,更不能反映 种植业类气象信息产品和 养殖 业类气象信息产品的不同特点

二是气象信息不够准确性

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主要是指预报或预测未来气象变化状况的能力。当前,各级气象台站建立了人机交互、以数值 分析 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气象信息和预报技术 方法 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流程,其中包含了天气预报员的经验订正过程。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就取决于气象专用软件对大气运动 规律 的数值模拟相似程度和天气预报员的人为订正,而 计算 机模拟不可能完全反映大气变化的实际状况,认为订正也存在主观随意性 ,这就决定了气象信息不可能达到非常高的准确性 。在基层气象台站,由于预报区域小、局部小气候反作用明显,预报准确性与天气预报员的工作经验和预报责任心关系最大。

三是信息产品缺少针对性

气象信息产品的针对性 问题 ,包括时间、地域和品种的针对性。要使气象信息发挥作用,产品服务 内容 要有针对性是其前提。在品种上或在时间上或在空间上过于宽泛的信息产品,都会使产品使用者者无所适从。 面向农村服务的气象信息产品基本上是一般气象信息产品的翻版,缺乏开发农业生产经营需要的针对性强的农用气象信息产品的动力,产品千篇一律,对 时间、地域和品种的针对性不强,为农业服务的气象信息产品是不分品种的,也没有针对种植、养殖业不同要求分门别类,消弱了气象信息产品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参考 或指导作用。

四是产品供给不够及时性

时间性强是气象信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不能将气象信息及时传递到使用者手中,再准确的气象信息也是枉然。一些气象灾害,例如雷雨大风、龙卷等,其预警时间较短,将预警信息迅速传递出去是关键。用户若能及早知道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影响时间和区域,也许仅仅是提前几分钟得到警报,还能为采取适当的防御措施争取时间。 目前 基层气象台站普遍的只是每日定时若干次发布天气预报,即使通过雷达等 现代 化气象装备监测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以报告政府领导为止,没有向公众发布的机制和载体;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播放气象信息都只能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气象信息产品使用者一旦错过了收听收看时间,就有可能延误或错失避让、防御气象灾害时机。

农村气象信息产品是农村公共产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确定了各级气象部门是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最主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气象部门是解决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不足问题的主要责任者,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和农业生产经营者自身相互配合承担各自的职责。

一.增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责任意识

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政府通过国家气象部门直接为社会提供气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 作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主体的各级 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为农业服务为重点,以 为农村供给多种多样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产品为责任, 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 充分认识增加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进一步树立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的意识,把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气象信息产品作为本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好气象部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最重要的组织 , 既是接受气象信息服务的单位,同时也要承担起为广大农民和生产经营者服务的职责。经过几次的“撤、扩、并”,村级规模一般都达到了相当于 1980 年代前期的乡的规模,具备了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能力,村级组织有责任转变观念,政府应该 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明确村级财务保证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把为农民提供包括气象信息产品在内的各种公共产品服务纳入职责范围加以落实。

二.健全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供给的组织机构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1950 年代起,从上到下,各级气象部门都建立了农业气象机构,配备专职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为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重点的转移,面向农村农业生产经营零距离服务的 应用 型农业气象受到了忽视,基层气象台站大都撤掉了专门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从事的技术人员也由专职变成了兼职,没有人员的保证,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农村需要的气象信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为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深化公共气象事业制度改革,重新进行定机构、定人员,建立气象事业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制度,以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保障各个气象台站建立必需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和配备人员,及时主动提供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

健全全社会“为农服务”的各项制度,建立以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制度,对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内的信息发布,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促使电视、广播、报纸等公众媒体开辟农村气象信息专栏,方便农业生产经营者能随时随地收听收看到最新的气象信息。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谢良生
上一篇:处理村民自治权与基层党的领导权关系的实务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