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1)(2)

2015-04-15 01:10
导读:3.2 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 首先,在 现代 经济 体系中,农业是 社会 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按照一般 规律 ,经济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3.2 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
  首先,在 现代 经济 体系中,农业是 社会 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按照一般 规律 ,经济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农产品消耗比重会越低。其次,农业受 自然 条件的 影响 较大,农产品 科技 含量低,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来自自然的不确定性很大,对我国这样的农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国家更为突出。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虽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但由于 历史 传统的惯性和自身素质的制约,农民的观念以至行为模式,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农民的市场经济和市场主体意识不强,抵御市场风险、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很弱,勤劳不能致富、增产不能增收等现象时有发生。
3.3 农村 的现实状况
  首先,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加上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执行困难,新增人口主要在农村;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和 工业 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限的耕地被大量占用。其次,政府投入长期偏少。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但政府财政用于农村 发展 的各类支出仅占总支出的10%~15%,占GDP总量比重的1%。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再次,农民负担长期偏重。一方面,有限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相当一部分由农民自行分摊,农民又基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不断膨胀,走不出“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行政支出入不敷出,导致农村乱收费。
3.4 农民自身素质状况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具有劳动力量的优势,但却不具备质的优势。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是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最低的一个群体。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8%,15岁以上文盲率为8、3%,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 教育 的群体构成。在此基础上,农村干部的素质令人担忧,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只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甚至还不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现阶段农村体力型劳动力大量过剩与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劳动力严重短缺并存的尴尬局面。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4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分析
4.1 调整收入分配体制,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首先,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其次,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需要国家政策的保护。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也不例外。再次,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国家依法为公民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的安全网。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实行得较多的是送温暖式的或节日型的救济,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稳定性,国家和社会应该始终履行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使社会救济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2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首先,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国家应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扭转长期以来大多由农民承担基础教育经费的状况,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名副其实。其次,着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农村基层干部是党与广大农民联系的桥梁,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选拔干部时应把文化、技术等素质作为重要依据,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
4.3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是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项服务,指导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转化率,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二是规范农村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劣质农资产品的流通,防止伪劣农资坑农,维护农民利益,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抑制农资价格过度上涨。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4.4 进一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所需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农民要增收,只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当前,政府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农村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和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 网络 ,帮助农民有序流动;二是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不但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提高其就业层次和收入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已成为第二、三产业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农民工利益的保护已不仅仅是农民工本身的 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农民工合法权益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五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绩与经验(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