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农村市场——以华北为(2)

2015-04-26 01:04
导读:即如人离不开地球一样,人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为主体的 经济 活动,也离不开其所赖以延续和 发展 的 自然 生态系统这一物质基础。从完整的意义


  即如人离不开地球一样,人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为主体的 经济 活动,也离不开其所赖以延续和 发展 的 自然 生态系统这一物质基础。从完整的意义上来说,经济系统就是生态经济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认识,包括对经济史、市场史的 研究 ,也只有运用生态系统的 分析 方法 ,才有可能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主要是“靠天吃饭”的 中国 小农经济而言,我们更应该把自然环境以及环境的变化纳入到研究的视野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传统经济及其近代化过程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审视明清以来中国 农村 经济的变迁过程,我们发现,为各方瞩目的江南地区,尽管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华北等全国其他地区,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其失去了代表中国经济走向的普遍的典型意义。因为就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而言,江南地区毕竟属于后开发区域,其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至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环境 问题 ,但还是相对稳定的;而作为 历史 上开发最早、经济水平一度遥遥领先的华北地区,明清以来则处于经济上过度开发阶段,由此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亦处于持续的退化和衰败状态。这一点,完全可以从黄河流域重大灾荒发生的频率远较同时期的江南为高这一历史事实中,得到最有力的证明。

  与此相应,在中国农村市场发育的演变序列中,华北的农村市场不是后于位处长江三角洲的江南地区,而是走在江南的前面。只不过是由于其在演变过程中导致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和自然资源基础的缩减退化,才使得这种市场看起来矛盾重重,特别是和江南的市场比较起来,这类矛盾更加突出。

  只要我们能够将市场变迁的单向发展论暂且搁置一边,进而选取一种多元化的视野,那么这样的市场,既不能归之于不发达市场———其表现是产品市场相对丰富而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也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即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发育良好且比例相对协调,而只能是一种“过密化市场”,是一种发展后的衰落的市场、萎缩的市场。在这种市场发育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制度方面的东西,即主要是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现在叫产权制度)等等,都只具有近代化的表面特征。因为这种要素市场的发育,主要的是在恶劣的生态条件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条件下农民们求生避难的结果,是为生存与安全的需要,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形成与发展,也主要导源于因生态多样性的减少、消失而加剧的农户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农户生产的单一性的矛盾,而不只是专业化和 社会 分工扩展的产物;这种市场的实现,也是以环境资源的退化、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以及劳动力素质的不断下降为基础的,因而,其最终的结果是不可能导向资本主义繁荣的。至于将明清中国市场的扩大仅仅与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挂起钩来,并以此推断这样的市场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不可能自发地导向 工业 化,不仅不符合明清中国市场发育的实际情况,而且也是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误解。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有必要以华北地区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为背景,以自然灾害和资源退化为中心,从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这两个方面来揭示明清以来华北农村市场变迁的动力、性质及演变趋向,以与 目前 流行于国内经济史学界的“市场经济萌芽论”、“明清中国经济近代化论”及美国汉学界新兴的“能源转换 理论 ”进行商榷,以期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对华北农村经济进行分析,黄宗智是最主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是,由于他的研究“无意展示华北平原生态系统的全部特征”,也没有考虑由山地、高原、平原、水系等多样化生态单元所构成的复杂的区域生态系统的全部特征,同时对华北农村几乎周期性爆发的重大自然灾害也未予足够的重视,在考察和核算华北农户微观层次的经济绩效时,还忽视了小农经济行为对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或环境成本,结果使其所倡导的生态系统分析方法并不彻底,由此亦使过密型商品化理论形成诸多缺环与矛盾,进而有可能颠覆其整个理论体系。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夏明方
上一篇: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