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二)((2)

2015-06-05 02:32
导读:六 1962年吴江调整基本核算单位。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注意 社会 主义思想 教育 ,批评了有些社员提出的分开单干和包产到户,引用了一些群众的话:“靠


1962年吴江调整基本核算单位。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注意 社会 主义思想 教育 ,批评了有些社员提出的分开单干和包产到户,引用了一些群众的话:“靠集体好比靠泰山,靠投机好比靠灰堆;靠泰山万万年,靠灰堆一息息。”又说,过去以为包工包产到户有三大好处,干活自由,用钱便当,省工省本;现在认为有三大害处,粮食减产,工分少做,口粮少吃。

其次,落实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全县有73个生产队调整了规模,有222个生产队调整了土地,有些生产队还调整了农船、耕牛。对大队财务进行清理,将征购任务和机动粮数定死到生产队,一定三年不变。全县原有203个生产队,夏熟作物搞包产包工到户,占生产队总数的3.8%,已经纠正。全县有u 110户侵占集体土地2239亩,已经退出工726亩。有人说,“大队搞坏了,才把一副烂摊子推给生产队”。这句话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情有可谅。基本核算单位从公社改为大队,又改为小队,是对的。因为过去那样是搞不下去了。但是当时 历史 条件下不可能马上搞单产,包产到户。无论如何从哪一方面来说,以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是有利于当时生产 发展 的,因此是对的。

1961年中央注意到由于农副业 问题 被三年的大炼钢铁挤到后面去了,群众的吃穿问题日益恶化,生产积极性下降。又规定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 000万人以上,1961年当年减少l 000万人。1961年开始有了退够了,再前进的认识,尽管现在看来还不够,但已属不易。因此在1961年到1962年,吴江不断地压缩城镇人口和精简职工。1962年11月,吴江精简办公室统计,从1961年到1962年10月为止,当时城镇人口73 713人,比1957年减少5 338人,其中精减全民所有制职工3 388人。但当时全民所有制职工12 802人,仍比1957年人数多2461人,主要是 农村 安置5 759人,恢复了农村劳动力,减轻了农业负担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具体而言全县在1961年的基础上,继续精简企、事业单位多余人员,调整 企业 布局,整顿劳动组织,提高生产率,对家在农村的职工或者有条件参加生产的人员,尽量动员回乡生产或参加国营农场劳动。1961年内,压缩城镇人口2 773人,占城镇人口77561人的5.57%。1962年再精简城镇人口l 113人,占当时城镇人口1.44%,占1957年城镇人口1.41%;减少吃商品粮人口l 256人,占当时吃商品粮人口1.49%,占1957年吃商品粮人口工.50%;精减职工2 403人,占当时职工总数16.05%,占1957年职工人数23.01%。

1958年以后,来自农村的新工人,首先是精减对象,而1957年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为老工人,不属此列。据有关材料,吴江的政府机构和人员在这一段时间膨胀了20%左右,也准备精简。县级机关原有56个单位,其中行政单位4工个,企事业单位工5个。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撤销9个单位,如财贸部、 工业 部、调研组、科委等。县级机关原有编制1 171人,其中行政编制543人,今后保留332人。全县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的人员编制,共698人,事业编制42人,比1961年底工094人(包括企事业人员、临时工和发工资的右派等)减少354人。但也有为了凑数字,把不应下放的人也下放农村,不仅没有支农,反而增加了农业负担,占了农民的自留地、口粮、工业品、钞票。如莘塔公社莘新大队二年来共接收下放人口67户,280人。全大队从340户增加到407户,人口从973人增加到l 253人。这些下放人口的吃、穿、用,都要生产队解决,但真正能参加劳动的仅17人,占下放人口总数的6%。这些下放人员大多数透支, 影响 生产队资金周转,又使原大队平均每人少得7.75尺布票、7.49斤超产粮等,产生了新矛盾。

请注意当时的历史大背景,1962年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它认真 总结 了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民主气氛,各级领导包括毛主席都勇于承担责任,带头进行检讨。会议以后,又召开西楼会议,进一步 分析 国家 经济 底盘的困难问题。会议决定减少城市二千万人口,加强农村生产队的工作,同时对于部进行甄别平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加强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又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包括坚决调整工业生产建设的高指标,保证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962年12月,吴江县通知可以工业品换粮食,全县换购粮食指标450万斤,条件是完成全年征购任务,留足种子、饲料,还清国家借粮店的秋季分配口粮水平,每人平均在300斤以上的生产队才能换购。其他情况,如减产的生产队不准换购。当时标准是每出售100斤原粮,可以换购化肥65斤,或桐油10斤,或木材O.1立方米,或棉布20市尺,或香烟65包,或公粮16斤,或胶鞋3双。换购的粮食除山芋外,小麦、元麦、赤豆、绿豆都可以80斤换100斤稻谷原粮等。1962年吴江商业工作有一些问题。农民出售贸易粮、蚕茧、生猪等,换回奖售物资总额的比例不合理、不等价。据统计,农民出售给国家100元价估物资,只能买回国家24.48元物资。发给农民的工业券太少,收购农民1元农产品,平均发券4.5张。而买一双套鞋要62.5张券,买一只热水瓶要97张券,买一件有光纺绸衫要124.8张券(实际上要农民出售稻谷2 773斤或3斤重量的鸡21只,才能获得这些券)。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较快。荤、素菜逐渐接近国家牌价。在这个过程中无证商贩增加,弃农经商不断发生。当时有所谓投机手法,利用地区之间高低差价和两地紧松不一,以及农村产品换购标准的差别来进行活动。只要有利可图,就无所不为。例如,某裁缝以2元钱买一尺布票,再向市场套购灯芯绒,然后到浙江以4.5元一尺灯芯绒的高价抛出。

国营商业体制上太粗,库存多,资金周转不灵。农村下伸点由于实行凭券供应,经营品种减少,有的点的经营品种从80多种下降到20多种,每人每月只有收入8—10元,生活维持不下去,就吃贷款。黎里的lO个下伸点吃掉1 030元贷款,本身又有核算单位过大,不团结等现象。群众反映,“合营不如合作,合作不如单干,单干不如投机”。当时认为商业系统干部领导力量不强,临时工多,资本主义思想严重。例如,一些镇供销社的干部有工2人贪污盗窃,他们盗窃化肥、氨水、农药、桐油等,折合现金1 188.53元。又让大量商品“走后门”,据统计,有的单位77.29%的人都互相开后门。有香烟、酒、鲜蛋、肉等。一直发展到闹单干,说“合营商店工作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人头越来越少,工资没有增加”;又说,“网内人死,网外人活”,意思是指合营商店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呆板,多劳不多得,一个月工资不够半个月开支。小贩是工作自由,收入亦多。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费教授对此作了一个概括,“接受了冒进的教训,1962年人民公社进行了调整和整顿,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生产队为基础的经济核算制度,就是把集体所有的基本单位,也就是集体经营的单位,缩小到生产队。经过调整之后的生产队一般都保持在20户到40户的小规模。除此之外,在其后的几年中,还通过减低征购任务、一平二调的算账退赔、恰当处理积累与分配比例,以及合理使用劳动力等一系列调整措施,农村里的经济秩序重新趋于稳定,并在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等方面都由于集体经营而做出了成绩,加上积累丁栽种双季稻的经验,江村的粮食产量以年平均10%以上的速度迅速回升和增长,到1996年,平均亩产已达水稻988斤。社员的人均收入也从1961年的80元上升到1966年的118元。吃粮水平则稳定在600斤上下。”①他又说,“社员们至今把1962年作为生活进入富裕的转折点,他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表达说:‘从那年起我们每天吃三顿干饭’。‘三顿干饭’,是说一个壮劳动力一天要吃两市斤粮食。”②江村农民的日子好过些了。



但是,1962年下半年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将恢复农业生产等办法,斥之为“单干风”、“翻案风”等,使刚刚开始的纠“左”又变成反右。毛主席对克服困难的过程看得太容易,认为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解决问题。当时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达总数的20%,特别是安徽先行一步。他们怕别人说单干,称之为“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尽管后来撤了省委领导,农民还是不愿意改变。中央许多同志也支持,小平同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说过:“‘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③但毛主席提出巩固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来,反对单干,即包产到户,并且归结到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毛主席特别提到:“党内有些人变坏了,贪污腐化,讨小老婆,搞单干,招牌还是共产党,而且是支部书记。”④毛主席还说,“法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有过三四次贵族复辟”;“农村现在主要是阶层之间的矛盾,即贫农和富裕农民之间的矛盾,农村富裕阶层是反革命想复辟的‘助手’”;“在 中国 一定不出修正主义?这也难说。儿子不出,孙子出,不过不要紧,孙子出了修正主义,孙子的孙子一定会出马列主义。”⑤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毛主席这种“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思想的指导下,又发动“四清”运动”1963年3月,吴江在关通、吴横、石里三个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逐步转入到经营管理方面,揭发了一些问题。如1962年时,干部多借支,有个别的还贪污挪用;有些生产队没有小段计划,干活大呼隆;评工不均,干部多记工分。因此,重新制订了各项制度,现金管理、民主管理、农具保管等,还有定额包干、评分记工、检查验收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费孝通选集》第254页。
② 《费孝通选集》第254页。
③ 《邓小平文选》,1938年—1965年,第305--306页。
④ 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F@,第1088页。
⑤ 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099页。


1963年6月吴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以宣读《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等中央文件为中心,广泛深入地进行了以形势、阶级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所谓“社会主义教育一声春雷,牛鬼蛇神显了原形,敌对阶级面目看清了”。对全县工8 849名干部进行排队,有2 796人进行了退赔粮票、公款等。还要求干部参加劳动。群众反映,现在干部作风民主,生活朴素,劳动带头,事事走在前面。对农业也重视起来,以前认为“三百六十行,种田末一行”;现在认为,“三百六十行,种田第一行”了。对双季稻的看法也有转变。过去认为种双季稻四个“煞”:“种时冷煞,收时热煞,农活安排紧煞,搞一烘头肥料急煞”。又检查某些生产队的情况,说是富农说了算,贫下中农不敢讲话,要讲话也是白墙上刷白灰,白说了。

运动向下发展。例如,八坼公社1 389名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占80%的1 195名干部,经济上犯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他们借支、挪用、贪污、多占的现金多达223868元,多吃多占、贪污盗窃的粮食97451斤。还有14%的干部搞高利贷、投机倒把。还有3.4%的干部侵占材料和用别人劳动力建私房,激起群众的义愤。由于干部经济上有问题,干群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张。群众说,这些“人越睡越懒,嘴越吃越馋”。“四清”中,群众揭发了干部的错误,干部也检查了错误,并且作出退赔计划。有的干部准备今年退清,有的准备明年退清,还有的当场退清粮食、布票等,退出的物资在大队和生产队中进行分配。社员说,想不到“四清”清得这样清爽。有人说,到底是共产党的干部,说到做到。同时,注意集体经济的管理,培养和扩大了贫下中农积极分子。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当时八坼公社19个单位统计,群众揭发干部经济问题材料11 589件,经查对落实,其中正确的9 584件,占82.6%;误解的1 484件,占工2.9%;没有根据的521件,占4.5%。清账查账的时间主要是1961年以来的现金、粮食、物资、工分、票证等五方面的收支账目。例如,查出一个大队1961年里一百多只鸭子被大、小队干部吃掉。但党的政策是坚持搞深搞透,又要坚持实事求是。有的干部说,现在社员提意见,好比太湖里洗马桶——野豁豁,这次不被“整死”,也要“冤死”。但后来大多数干部看到并不是听到风,就是雨,反而可以是轻装上阵,调动了积极性。有人说,毛主席搞“四清”,猜到我们心里;“不清”的气已经闷了几年,可以出一出了。又有人说,过去群众见干部侵占集体财产而不起劲,干部见群众不听话而不起劲,现在是干部和群众都起劲了。

当时还建立了贫下中农组织,发挥他们的 政治 优势。有人说,这样“今后就不怕地富反坏破坏,不怕干部打击报复,不怕生产搞不好了”。而参加贫下中农组织的人是要经过排队的,要求是历史清楚、表现积极、觉悟高、斗争性强等。有些人虽然是贫下中农成分,也暂时不能参加,例如,常年不参加集体生产的民办学校老师和木匠等;出嫁或入赘到富裕中农家里,影响较深的人等;还有惯偷、惯赌等。但是也有人说,“工作组在这里象象样样,工作组一走,实权在队长、队委手里,贫下中农组织还是一个空架子”。又有人说,“伲队里16个贫下中农参加组织,今后一切农活都让这16个人完成吧!”

1963年6月夏季分配搞得比较认真。经过1961年—1962年的实践,采取基本口粮和劳动工分分配相结合,加照顾的办法,群众比较满意。人口和劳动力分配比例,可以二八开,也可以二五、七五开。同时对病人、老人、下放户都加以照顾,一般都要吃到全队人口的一年平均口粮380斤。社员基本口粮、劳动粮都一次分到户,由社员自己保管、自己支配。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对大队干部补贴有明确的规定。大队固定补贴干部的人数,每个大队2—3人。包括支书、总 会计 或支书、大队长、总会计。夏季分配的钱,国家发的固定补贴数已达到一个正劳动力收入水平,生产大队不再补贴,待秋后一起结算。粮食标准,也等于一个劳力吃粮水平。至于超产油、工业品的分配参照300个劳动日的一个正劳力的50%进行预支,实做的劳动日在所属的生产队里根据劳动进行分配。对小队干部的补贴就更严格些。大队干部可补贴70个劳动日,小队干部只有50个,而且必须要社员讨论,一次评定到人,不得擅自增加。在大队以内活动,一律不能记误工工分。到外面开会,要凭公社证明或将误工补贴费交回,才能记工。当时对干部的管理甚为严格。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惠海鸣
上一篇: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