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产品出口制约因素及预警指标体系构建(1)(2)

2015-06-06 01:19
导读:从农产品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成因 分析 来看,即有国家自身深层次的因素,也有我国出口秩序混乱、行业和 企业 的自身因素,更有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水

从农产品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成因 分析 来看,即有国家自身深层次的因素,也有我国出口秩序混乱、行业和 企业 的自身因素,更有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因此,必须对上述诸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制约农产品出口的主因素概括起来如下:

国内环境方面
农产品生产的 自然 环境不理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条件落后;农产品出口经营与管理中的不规范。

国际贸易环境方面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国外居民绿色消费意识的加强;出口市场单一,过于集中。
为了进一步分析农产品出口的 影响 程度,必须要对制约因素进行定量化处理,形成一系列的量化指标。具体而言,制约因素的量化指标分析如下。反映国内环境方面的指标有:
农产品生产的自然环境:农产品受灾面积增长率(可用降雨量代替)。一般说来,农产品受灾面积的增加必然会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出口;化肥的施用量。
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条件:技术标准。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农产品的 科技 条件。认证制度。该指标主要也是用来反映农产品的科技条件。
农产品出口经营与管理 问题 :出口价格及其变化。出口产品的价格及其变动与遭遇反倾销措施存在着密切关系。过低的价格容易使进口国有反倾销的机会。因此,价格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可能性。
出口量及其增长率。如果出口量增长较快,就会给进口国以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口实,容易遭到反倾销指控。出口量的大幅增长,也易招致对方实施特别保障措施。同时,大量产品的出口往往会对进口国的相关行业造成威胁,即使没有构成倾销,也可能使进口国对该产品的出口提高警惕,甚至故意设置各种壁垒,以便保护本国产业。
市场占有率。进口国在设置非关税壁垒时,一般会考虑出口国产品在该国国内市场中所占份额,当出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接近或达到某一定水平,威胁或阻碍到国内相似或相关产业的 发展 ,或影响到国家其他利益时,就会想方设法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对该出口国出口产品设置人为障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指向对方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反映国际贸易环境方面的指标有:
贸易保护: 经济 增长率。选择该指标的理由有两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生产能力过剩”,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贸易保护不可避免;各国的贸易政策与其经济增长率密切相关。每当世界经济处于增长期时,各国为了共同的需要,其贸易政策会相对开放,贸易保护主义处于相对低潮期,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各国为保证国内经济的稳定,往往是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加强的时期。
失业率。各国宏观经济的增长状况与失业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按照著名的奥肯定律,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快2%,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慢2%,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可见,经济不景气导致高失业,而高失业又进一步导致该国的潜在产出的丧失和失业救济对财政平衡的巨大压力。因此,可以通过失业率的波动来预测相关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并进一步分析该国的贸易政策的走势。
贸易收支或进出口贸易平衡状况。该指标是衡量农业出口部门相对于农业进口部门经济所得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一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越大,农业生产者从农产品贸易中所得到的经济利益也就越大,从而他们游说政府甚至对政府施加 政治 压力以实施农产品进口限制措施的积极性就越低。
我国的农产品贸易特征变量。主要包括进口我国农产品占其农产品进口的比重的变量和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差。一般来说,进口我国农产品占其农产品总进口的比重越大,表明我国农产品在其国内农产品市场份额也就越大,对其农业产业的冲击也越大,其国内农业生产者要求政府限制我国农产品在某国国内市场份额较大,则从我国农产品在这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管制措施的受体目标面来说也就越宽,从而遭遇该国农产品贸易壁垒的概率也越大。另外,如果贸易伙伴国在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中顺差越小,那么该国在基于整体经济利益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考虑下,以及在国内相关政治团体的压力下,就很可能采取专门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壁垒,从而增大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可能性。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国际收支。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国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实力的强弱及发展趋势。经常项目,尤其是其中的贸易收支,反映着一国与他国经济交往的物质 内容 ,其平衡状况标志着该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所处的地位,如果存在着逆差,则意味着对外贸易处于不利的地位,并有一定的外汇债务,资本项目反映着一国长期和短期资本的流出入状况及可支配的国际储备资产情况,其平衡状况反映了该国是债权国还是债务国。一国涉外经济政策的调整往往与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有关。透过进口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可以了解进口国的贸易政策、汇率定值以及利率调整的变化趋势。如果进口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它就可能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措施。
农产品出口额占gdp的比重。该指标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反映农业政策制定者偏好的一个变量。一般来说,该指标越大,表明该国经济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农业政策制定者也就越倾向于扩大农产品出口。根据布兰德和克鲁格曼(1985)的模型结论,当一国经济对农产品出口依赖性比较大时,就越有可能为了扩大农产品出口,而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为本国农业企业创造这种竞争优势,促使其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最终使国内外农业企业的相对边际成本向有利于本国企业的方向变化,从而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国外居民绿色消费意识:居民消费水平。该指标是衡量政府对储蓄、消费和政府支出比例划分偏好的一个变量,也可以看作是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一般来说,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对食品消费的质量和档次也就越高,对农产品质量不安全也就敏感。这很可能成为引发对进口国以农产品质量不安全为由进行进口限制的措施。
农业gdp贡献。农业gdp贡献是衡量某国农业经济相对地位的变量。农业gdp贡献较大的国家,其国内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也相对较多,组织管理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难以形成较强的政治力量去游说政府实施农产品贸易措施。另外,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逐步下降,居民消费水平和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将随之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出现结构性升级,对高档次安全食品和公共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农产品出口贸易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选择和确定预警指标,是预警系统 研究 的核心问题之一。从预警指标的内涵看,主要有警情指标、警源指标和警兆指标。警情产生于警源,同时在爆发之前又必然会产生警兆。寻找警源是分析警兆的基础,同时也是排除警患的前提。因此,农产品出口贸易预警系统要以警情指标为对象,以警源指标为依据,以警兆指标为主体。现对农产品出口贸易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作一下分析。
确定警情指标。警,即为一种极度不正常的情况,也称警情。要确定警情,就必须借助于一些统计指标来描述。就农产品出口贸易而言,警情指标确定为农产品遭受贸易壁垒的数量。
寻找警源指标。确定了反映警情的指标,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预测警情指标的变化,寻找警源是预警过程的起点。就农产品出口贸易而言,警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制约因素方面的警源,例如,农业基础设施情况、农业方面的科技投入、农业出口经营与管理等;另一类是国外制约因素方面的警源。例如,国外居民绿色消费意识和国外对农产品贸易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等。
分析警兆指标。分析警兆是预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由警源产生警情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警情的孕育、发展、扩大爆发。正如天气预报一样,警情在爆发之前总有一定的先兆,即警兆。分析警兆及其报警区间便可预报预测警情。就农产品出口贸易而言,根据警源分析将警兆指标也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农产品出口的国内制约因素方面的指标。另一类是影响农产品出口的国外制约因素的指标。
结合对影响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就可以构建农产品出口预警指标体系,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参考 文献 :
1.储玲.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3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端木斌等.加入wto后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战略研究.浙江农业学报,2001
3.顾海兵,陈璋.我国工农业经济预警. 中国 计划出版社,1992
4.顾海兵.宏观经济预警研究: 理论 . 方法 . 历史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
5.宋玉华,胡培成.直面非关税壁垒 扩大我国出口-理论、策略与应对平台.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社,2004
6.陶骏昌.农业预警系统-宏观农业管理的新思路.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当代江西农史要略(2)(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