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选择(1)(2)

2015-07-11 01:12
导读:通过以上 分析 、比较,我们发现,山东省的 社会 保障水平偏低。 中国 社会 科学 院朱庆芳在对1996年全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测定后,认为山东省的

  通过以上 分析 、比较,我们发现,山东省的 社会 保障水平偏低。 中国 社会 科学 院朱庆芳在对1996年全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测定后,认为山东省的社会保障水平仅为3.3%,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是社会保障水平“滞后于 经济 发展 ”的部分地区之一[4],这与我们的 研究 结果不谋而合。当前,山东省迫切需要选择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度社会保障水平,这需要对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进行适度分析,进而作出合理性选择。
    表5 山东省与全国及几个省、市社会保障水平比较(1998年)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1999年).
    二、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选择
  国内曾有学者提出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模型:  
S=S[,a]/W×W/G=Q·H=0.75(Q[,a]+Z+J+M)
(注: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36、146、157页。)

  
  其中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Q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系数,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H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系数(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H选定为0.75),O[,a]为老年人口比重,Z为失业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J为工伤、生育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M为社会福利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
  依据上述测定模型和标准,我们对山东省适度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分析和选择。
    (一)山东省现有社会保障总水平适度选择
  由于中国一直执行男60岁、女55岁的退休(即领取养老金)年龄,因而本文此处将老年人口的年龄界定为男60岁、女55岁及以上。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我们选取几个样本年份,对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状况进行适度分析与选择。
  表6显示,山东省样本年份的社会保障水平都远未达到适度下限。1990年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低于适度下限3.92个百分点,1996、1998年分别低于适度下限6.71和6.23个百分点。不仅如此,1990年以来,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与适度下限之间的距离还在不断拉大,越来越偏离适度。这说明山东省现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不适度。山东省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应选择在11%~13%之间。
    表6 山东省现有社会保障总水平适度分析  
          山东省社会保障总水平适度状况
项目           1990年 1992年  1995年  1996年   1998年
现有社会保障水平(%)      6.10   6.23   5.45   4.84    5.77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1.34 12.23 12.80 13.39  13.98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上限(%)  11.88 12.55 12.98 13.42  13.86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下限(%)  10.02 10.68 11.11 11.55  12.00
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状况     -3.92 -4.45 -5.66 -6.71  -6.23

  
  资料来源:①同表1.
  ②老年人口比重1990年为人口普查数据,1996、1998年为人口抽样调查数据,1992、1995年为推测值.
  注:社会保障适度上、下限的 计算 公式为:
  附图
    (二)山东省城乡社会保障水平适度选择
  山东省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严重失衡的状况显然与城镇、 农村 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的需求不相适应,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也应作适度选择。
  根据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数理分析式:
  附图
  其中O[,ac]代表城镇老年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Z、J、M同上;O[,ar]代表农村老年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再将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上限、下限的有关参数代入,就可以获得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范围,见表7。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表7显示,1996年山东省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在适度区域内,1990年和1998年超出适度上限0~2个百分点;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则低于下限7~8个百分点,此偏离值在近年还有拉大的趋势,这说明山东省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基本适度,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严重不适度。
    表7 山东省城乡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分析
          城镇(非农业人口) 农村(农业人口)项目           1990年 1996年  1998年  1990年  1996年 1998年老年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  2.12 3.46   3.62   9.22    9.93  10.36现有社会保障水平(%)    5.82   4.71   5.54   0.28    0.13  0.15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上限(%)  3.95   4.96   5.08   7.93    8.465   8.75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下限(%)  2.50   3.54   3.66   7.60    8.13  8.45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状况     +1.87   0    +0.46 -7.32  -8    -8.30<E>
  资料来源:①现有保障水平见表4.
  ②《山东统计年鉴》(1991、1997、1999年).
  注:①城镇老年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全省老年人口比重×城镇(非农业)人口比重
  农村老年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全省老年人口比重×农村人口比重
  附图
  表7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上下限农村明显高于城镇,这里需要指出以下三点:(1)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远远高于城镇,因此其适度社会保障水平 理论 上应该高于城镇;(2)即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高于城镇,也并非意味着农民社会保障待遇高于城镇人口,相反仍大大低于城镇人口。如假设1998年城镇社会保障水平达到适度,为5%,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也达到适度为8%(表7),则城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将达到1560元,而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仅为871元;(3)当然, 目前 山东省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要达到8%的适度水平还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就全国而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已是大势所趋,国家(社会)给农民的社会保障将逐步提高。


    (三)山东省未来10年社会保障适度水平选择
  对现有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其直接功用是为今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措施。未来10年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应逐步走向适度,以促进整个山东省社会经济的更迅速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山东省未来10年社会保障水平进行适度选择。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最起码的衡量标准是社会保障是否真正对社会有利和弱势群体——老年人口、失业人员、优抚救济对象等起到保障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与稳定的作用。因此,山东省未来10年适度社会保障水平预测所需要的参数主要有:未来10年老年人口比重、失业率、社会优抚和救济系数等。
  我们对未来10年老年人口的比重给予两个研究标准:与现行退休制度相对应的以男60岁、女5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的比重,即标准“Ⅰ”;以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的比重,即标准“Ⅱ”,这是为决策机构提供了未来如果把男、女退休年龄都定为60岁时的社会保障适度水平 参考 标准。
  山东省统计局曾于1993年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全省未来人口年龄构成进行了预测性研究,但其中方案预测结果在前几年就已经与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有了一定差距。以1999年为例,省统计局预测男60岁、女5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162.4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01%,但据《山东统计年鉴》(2000年)中的人口抽样调查测算,1999年全省男60岁、女5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多达1268.4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4.28%,多出1.27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对省统计局的预测进行了修正,得出未来10年全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他参数,如失业率、社会优抚救济比重参数,假设它们在未来10年保持其合理性比例不变并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和工资收入总额的增长而相应地增长,因此仍按前文所设定的比重范围。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基于上述分析与参数设定,我们对山东省未来10年社会保障适度水平进行了预测,见表8。
  预测结果表明,山东省未来10年的适度社会保障水平,以现行退休制度计算,上限在14%~17%之间,下限在12%~15%之间。如果在未来推迟退休年龄,男、女都到60岁,则适度社会保障上限应在12%~14%之间,适度下限也应在11%~12%之间。
  但1998年山东省现实社会保障水平仅为5.77%(表3),距12%(表6)的适度水平下限还有6.23个百分点的距离。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要想在未来10年逐步走向适度,达到14%~17%(以“Ⅰ”为标准),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综上所述,山东省现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社会保障形势非常严峻,这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 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和社会稳定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山东省亟需选择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增加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全省社会保障水平、构筑农村社会保障 网络 以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适时调控养老金替代率等有效措施实现之,促进全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表8 山东省未来10年社会保障水平  
    老年人口比重(%)   适度上限(%)      适度下限(%)
年份  Ⅰ    Ⅱ      Ⅰ    Ⅱ     Ⅰ    Ⅱ
2001  14.77  12.69     14.45  12.89  12.59   11.03
2002  15.01  12.86     14.63  13.02  12.77   11.16
2003  15.27  13.03     14.83  13.15  12.96   11.28
2004  15.63  13.20     15.10  13.28  13.23   11.41
2005  16.09  13.37     15.44  13.40  13.58   11.54 大学排名
2006  16.60  13.54     15.82  13.53  13.96   11.67
2007  17.14  13.71     16.23  13.66  14.37   11.79
2008  17.67  13.88     16.63  13.78  14.76   11.92
2009  18.29  14.05     17.09  13.91  15.23   12.05
2010  18.95  14.22     17.59  14.04  15.72   12.18

  
  注:①适度社会保障水平上、下限公式同表6。
  ②“Ⅰ”代表以男60岁、女5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标准。
  “Ⅱ”代表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标准。
【参考 文献 】
  [1]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90.
  [2] 山东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04.
  [3] 孙光德等.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2.
  [4] 朱庆芳等.社会指标体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6.
  [5] 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208.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未知
上一篇: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