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1)
2015-09-08 01:13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 要 环境 问题 是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探讨环境与人的
摘 要 环境 问题 是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探讨环境与人的 发展 的关系,首先必须搞清楚环境成为一个问题的前提――“发展”的观念是从何而来的,然后看看 历史 上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现实关系,最后再结合当代的环境问题的特点谈谈人的发展在当代环境问题背景下的可能性。
关键词 环境 人的发展 和谐关系
1 发展的观念
对于 现代 思想来说,发展的观念是一种基本性的观念,但是对历史的考察我们却可以看出,这个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其实是一种非常晚近的观念,而在这个观念流行之前,各种类型的 社会 并不这样来看待世界。
古代世界没有什么进步或发展的观念,历史通常被视为根本没有什么特定的方向,如果它有的话,那也是一个从黄金 时代 衰败下来的过程。 中国 道家的思想家老子将“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看作最理想的社会,孔子对周礼的崇拜也带有同样复古的因素。对于色诺芬、赫西奥德等古希腊思想家来说,人类社会是逐步从黄金时代退化到白银时代,再退化到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黑铁时代的。而早期的和中世纪的基督徒们,都把世界的历史视为是一种衰败:即自从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失去了天真以后,在地球上再也不能恢复人类的乐园了。他们还相信会有最后评判的那一天到来,这一天将不但是对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最后审判,而且也是所有现世历史的结束。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也相信,尽管他们重新发现了古代世界的许多文化,但是在道德和文化上,却是远次于令人崇敬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在这样一种认识框架内,要把人类的历史解说为一种持续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7世纪,随着 科学 知识的不断增加和技术上的持续进步,这才使得一些思想家开始相信历史可能会是一种编年史式的进步,而不是衰败。渐渐地,在欧洲知识分子中就有了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历史是一系列朝向一个方向的不可逆转的变化,也就是说,持续的进步和发展。这样,整个18世纪就被一种对于未来和每个领域内必然进步的乐观主义所席卷。1793年,孔多塞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中表达出了对人类潜力和人类进步无限前景的信心。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然而,同时代的马尔萨斯在其《人口论》中争辩说,历史中有着一种永久的循环,在这种循环中,人口数量会—直增长到所能得到的食物无法负担时为止,到了这时,饥荒、瘟疫和战争就会降低人口数量,直到与所生产的食物的数量再次达到平衡。马尔萨斯看不到有什么出路可以逃脱这种可怕的循环。他的观点第一次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发展问题,但他所得出的结论无疑是反对发展的可能性的非常悲观的观念。
在19世纪,城市进一步增加,新的发明不断出现, 工业 继续向前发展,马尔萨斯式的历史观没有被人们所重视,而进步和发展的观念作为一种 自然 的、不言自明的观念被普遍接受,并由于巨大的物质进步而进一步使人们觉得是有道理的。这种观念一方面从西方传到东方、从欧洲传到全世界,而且其 影响 一直延伸到21世纪的现代社会,而在这个传播进程中起着推动作用的始终是人类文明特别是物质文明的发展。因此物质文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几乎可以成为发展的代名词,并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既定目标。然而文明特别是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以一定的环境作为前提条件的,而且也是以环境的改变(且不说破坏)为代价的,这一点从环境史上文明发展和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
2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2.1 环境影响的全面性
当代环境问题涉及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类:
(1)人口问题。这里要重点提及的是,人口问题并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同时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因为发达国家每生养一个孩子,其所使用的资源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几个甚至十几个孩子所使用的资源。
(2)资源问题。其中包括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和退化,森林资源的不断缩小,淡水资源出现严重不足,生物物种在减少,某些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等等。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生态破坏。这主要包括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消失等等。
(4)环境污染。这主要指的是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广泛的大气污染和酸沉降、臭氧层破坏、有毒有害
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及其越境转移、还有海洋污染等。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