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主要表现
起步阶段(1840~1895)
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开始近代化探索,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①经济上,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力到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②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且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思想文化上: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了“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④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⑤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由传统的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担负近代化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是在政治领域,成果: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①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②政治体制: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思想文化:对旧思想的批判逐步深入,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新文化运动。④教育、军事、生活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思维拓展
第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经历曲折。(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和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4)畸形发展。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第二、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第三、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的不利条件:(1)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2)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3)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4)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实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结合起来,支持反动派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味无知,不思进取,白白延误了20年的宝贵时间。(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
3、缺乏正确的道路、政治的保障和安定的环境。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