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专题提示:
热点问题的特点:①从空间看:、区域或全球的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②从时间看:在较长时间内发生重大影响;③从结构看:问题的存在与反思对策
☆设计依据:文明史观、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专题导学
第一节 已复习热点和重点回顾
考点1 科教兴国
[知识要点]
1、古代科技成就(见前次复习资料),特点:长期领先世界,影响深远(原因可从封建制度先进、经济繁荣的需求、国家统一稳定等角度回答);以应用性技术为主;明清后没有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落后于西方(原因从封建专制制度落后、自然经济制约、轻视科学技术、思想控制严密等角度分析)。
2、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历程(为什么不能使中国富强?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独立与富强的关系两个层面分析)
3、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列强侵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学习西方,产生近代工业,现代化起步;第二次,加紧侵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兴起民族救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中国正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六七十年代又出现了建设失误,未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机。现在要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
4、三次科技革命中代表性技术,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结构(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社会生活(城市化)、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5、德、美、日、新、韩等国科教兴国的历史经验。
6、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
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所带来的正效应是全球性的,运用不当产生的负效应也是全球性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举例:恩格斯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发出过这样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2)电锯的轰鸣声,伐倒了成片的原始森林,却招来了洪水的肆虐;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却酿成了“博帕尔的悲剧”;核电技术的推广,却使核反应堆泄漏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
考点2 和平与发展
[相关主题]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联合国成立60年;恐怖主义;朝核危机;伊拉克问题;日本右翼势力活动
[知识要点]
1、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根源是不平衡规律。具体原因要能分析。
2、一战前的国际矛盾和战争进程。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及内部矛盾。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
4、二战前的国际危机和战争爆发。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历史根源和具体原因。国联为什么没有能阻止战争?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相互合作。对法西斯侵略的制裁-《大西洋宪章》-《二十六国宣言》-《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和第二战场开辟-雅尔塔会议和战后安排-波茨坦会议和《波茨坦公告》-联合国成立。
6、战后对德日法西斯的惩处。德日的区别及不同后果。
7、20世纪后半期的冷战和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苏争霸。如何认识冷战?一方面给世界带来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两大超级大国相互制约,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8、当前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边疆争端和地区霸权,恐怖主义,极右势力复活等。当今世界总形势是什么?有哪些维护和平的有利因素?形势是和平发展。世界格局暂时一超多强,趋向是多极化。有利因素:和平力量发展(如中国);联合国作用(如核试验条约);多极化趋向;经济全球化趋势;各国合作增加。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4、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清设台湾府和台湾省)、西藏(元设宣政院,明设卫所和僧官制度,清设册封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制度)、新疆(汉设西域都护,唐设安西北庭两都护府,清设乌里雅苏台、伊犁将军府)、钓鱼岛等地区的管辖。
5、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虎门销烟,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全民族抗日战争。
6、明末以来台湾与祖国的分合,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的区别(前者是内政问题,后者是主权问题)
7、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及解决,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内涵、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