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伦理生态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构建(1)(3)
2016-08-29 01:46
导读:(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为新的伦理生态奠定了伦理要素之间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为新的伦理生态奠定了伦理要素之间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要素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与工业社会相比,和谐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着全新的伦理意蕴。其一,在政治上,和谐社会体现的是追求民主、法治以及平等的政治伦理精神,民主是和谐社会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伦理要求,意味着法律规定和许可的范围内的自主、自愿、自由,正如阿兰·图雷纳所言:“民主就是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自由选择”[11]。法治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伦理,因为“法治给人的是一种最低程度的或者说底线的善,它的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制恶而非扬善”[12]。其二,在经济上,和谐社会体现的是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经济伦理精神。社会公平作为一种经济伦理准则,意味着保证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获得应享有的经济利益,“正义是人们各得其所应得”[13],“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永恒不变的意志”[14]。由此可见,正义也是一种经济伦理观念。其三,在文化上,和谐社会体现的是追求共生、友爱与诚信的伦理精神。和谐社会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各种资源兼容共生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共生”不仅仅指人类与其他万物之间的共生共存,也包括社会各种群体如民族、宗教、党派、阶层之间的共生共存,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最为重要的共生原则,也就是为了真正实现那种“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良好社会秩序。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王浩斌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权力越轨的
社会学分析及防治措施
弘扬传统之美德 建设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