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村人口都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新论(1)(4)

2016-09-09 01:09
导读:“二元社会结构”理论创始人W·A·刘易斯在描述“二元社会结构”的一般特征时说,社会中既“拥有雄伟的建筑物、自来水和 交通 之类的现代都市”,又

“二元社会结构”理论创始人W·A·刘易斯在描述“二元社会结构”的一般特征时说,社会中既“拥有雄伟的建筑物、自来水和 交通 之类的现代都市”,又有“大量生活在完全另一个世界的乡下人。资本和新思想并非稀薄地分散在整个经济中,它们高度集中在若干点上,并由此向外扩散”。(注:[美]W·A·刘易斯著、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就是一部分农业人口自身不能养活自己——“产出小于消费”,造成中国长期以来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或是所谓“剩余劳动力”群体,他们必然要从不发达的农业游离出来走进都市。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迅速地甩掉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社会主义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怎么能以小农经济为依托来发展社会经济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通过人口流动历史 规律 和现实流动农业人口的行为分析,某些地区因农业经济发展呈衰退趋势而出现的农业游离人口,其流动具有盲动性,其负面 影响 也特别大。有关资料统计,中国还有数千万农业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农业人口的大流动必然存在。农业人口流向城市的必然性,有很多相关理论进行证明,比较流行的是“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即城市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拉力,而农村的贫困作为一种推力,只要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存在,这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就必然存在,而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吸引。因此,减少农民便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兴旺之路,(注:参见周大鸣编著:《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必须寻求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农民出路的途径。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张鸿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上一篇:总和生育率的内在缺陷及其改进(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