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的定义与源流略论(1)(3)
2016-12-10 01:08
导读:中世纪人对利息和高利贷的关注也把他们引向了财富分配的研究。法国神父,尼托尔·奥雷斯姆(1320-1382)曾借助于一个类比说明他的思想:"正如在合唱队
中世纪人对利息和高利贷的关注也把他们引向了财富分配的研究。法国神父,尼托尔·奥雷斯姆(1320-1382)曾借助于一个类比说明他的思想:"正如在合唱队中,一致不能有助于整体的和谐,而极端的或不正确的不协调毁坏或破坏整体的和谐,但是需要一个按比例的基于标准的声调来产生一次欢快的合唱的甜美的旋律。同样,一般来说,在社会的一切领域里,财产和权力的不平等是不便利的和不合理的,但是,过于纷争会毁坏和破坏国家的和谐。" [11]显然他反对财产两极分化,而主张财产利益的结构性调整。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到来了,这时候,由于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人们的伦理关系的变化。道德与牟利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言,它至少表现出以下方面的伦理思想渊源和基础:(1)古罗马的"罗马法"(它规定了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系统);(2)基督教教义所阐述的平等学说(一切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3)十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两个发现,即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所孳生的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思想传统;(4)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倡导的禁欲、勤俭、敬业和聚集财富(这种聚集财富是符合上帝的旨意的)。在此基础上,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和古典经济学经济人的理性假设以及自由放任的社会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各种社会主义,德国 历史 学派等等,尤其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进一步扩展了人类经济伦理思想的空间。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
质疑应用伦理学
经济伦理学的研究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