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新型畜牧业的转型发展之路(4)

2016-12-10 01:09
导读:那么,谁是中国畜牧业的竞争对手呢?玉米与大豆是饲料业的主体原料,大约占猪禽全价饲料的80%。美国是位居世界第一的玉米主产国,产量占全球总


那么,谁是中国畜牧业的竞争对手呢?玉米与大豆是饲料业的主体原料,大约占猪禽全价饲料的80%。美国是位居世界第一的玉米主产国,产量占全球总量的42%,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60%。北美的美国与南美的巴西玉米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48%,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65%;美国的大豆也是全球第一,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42%,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46%。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占第二位,大豆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34%,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47%;在畜产品中,美国年产鸡肉1522万吨,居第一位,占全球总量的26.3%,出口量为62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7%。巴西是第二位,年产鸡肉81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15%;世界牛肉的主产国是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南美的巴西,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牛肉四强年出口牛肉388万吨,占世界牛肉出口总量的83%;世界上羊肉最大的生产国是新西兰、澳大利亚,它们也是最大的羊肉出口国,年出口量为77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的95%。欧盟是个例外,它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国家”,其畜产品市场对内部成员是绿色通道没有壁垒。但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则封闭排斥,设置了铜墙铁壁般的各种壁垒。荷兰等国的畜产品都是出口到欧盟的,应视为内销,不应看做是出口。中国畜产品大量进入欧盟市场很难,同时欧盟畜产品对我国的冲击也不会很大。

中国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对手阵容强大,饲料玉米、大豆是美国、巴西、阿根廷,鸡肉是美国和巴西,牛肉是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羊毛、羊肉、奶粉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它们都是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地多人少、土地面积广阔(美国936万平方公里,2.98亿人口;加拿大997万平方公里,0.33亿人口;巴西850万平方公里,1.79亿人口;澳大利亚770平方公里,0.18亿人口;新西兰27.7万平方公里,380万人口)。基于这样的国情,它们扬长避短,采取规模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发展土地资本技术密集型畜牧业。为适应这种发展模式的需要,它们以企业化的大型畜禽场为畜牧业微观经营主体。并培育了在全球纵横驰骋的跨国公司,以跨国公司为龙头,构建了几乎覆盖全球的产业体系。无论生产还是销售,都在全球占主导地位。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以肉鸡业为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鸡生产国,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出口量也是全球第一。现在鸡肉产业链各环节,都掌控在美国公司手中。如肉种鸡的主导品种是AA、艾维茵等,都由美国公司垄断,全世界的快大型肉种鸡,都要到美国去进口。肉鸡饲料标准是在美国主导下制定的,配方中玉米与大豆粕占据80%的比例。美国是世界玉米、大豆最大的生产国,出口量也是第一,饲料主原料如果进口的话,也需到美国去采购。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店,开遍全球各地,主产品有炸鸡腿、炸鸡翅等,供应着全世界的人食用。这样,买种鸡要到美国去买,饲料原料要到美国去采购,鸡肉要从美国进口,吃鸡肉要光顾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

美国的肉鸡业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全球化的战略,自然也要把中国纳入它的全球产业体系中来。因为,中国人吃鸡的数量太多了,中国鸡肉消费市场太大了,美国鸡所占的比例还很小。这怎么行?障碍是什么?是中国肉鸡的生产方式和鸡肉的消费习惯与美国的产业体系不配套、不适应。如在生产方式上,是小规模散养,主导品种是本土的三黄鸡等,主流消费形式是农贸市场售活鸡,现场宰杀吃鲜鸡。美国模式是大型规模化、工厂化饲养,品种是快大鸡,产品形式是冻鸡,这两种体系模式对接不上。怎么办?需要对中国肉鸡业动手术进行整合改造,使之适合美国的模式,以便纳入它们的全球化产业体系之中。

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跨国公司的整合,产业集中度越高,跨国公司操纵控制越容易、越方便。如在大豆产业链中,油脂加工厂是关键环节,是咽喉要道。垄断加工业之后,上游可控制种植业,下游可操纵饲料豆粕的行情。前几年,中国的榨油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诱惑下,经过互相竞争吞并,仅剩下少数大型企业。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这些企业经过兼并扩张、浴血奋战,已伤了元气,还大兴土木改造扩建,已筋疲力尽。正当苟延残喘之时,跨国公司乘机伸出橄榄枝,与之合资合作将其招安。跨国巨头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掌控之后,就拥有了呼风唤雨的话语权。把红旗插上山顶,就等于占领了整个山头,把方向盘抓到手,就能操纵整台车。只要纳入到它的产业体系之中,就可以采取牵住牛鼻子、控制整头牛的办法,来主导操纵我们的产业链。跨国巨头掌控了中国80%的加工能力之后,即形成垄断局面,完成战略合围。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产量逐渐萎缩,由1996年前的出口国变成现在的进口国,进口量超过国内的产量。这时候豆油却涨价了,但受益最大的不是中国豆农,因为油脂厂加工的大部分是北美南美的大豆。论文出处(作者):魅力艺术家
上一篇:价值理性的恢复(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