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流动人口造成的风险进行管理
2017-02-14 01:02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如何对流动人口造成的风险进行管理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内容摘要:本文从当前社会人口流动的状况出发,从风险理论角
内容摘要:本文从当前社会人口流动的状况出发,从风险理论角度,论述了当前人口流动状况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所在,然后提出必须对流动人口造成的风险进行管理,并提出管理方法。
关键词:人口流动 风险管理 城市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在对2005年经济社会形势的预测中所提到的“劳动关系的紧张会造成普通劳动力的虚假短缺”,则无疑是对“民工荒”现象做出的最好解释。“虚假短缺”不是劳动力供不应求,也不是“被淘汰后的黯然退出”,恰恰相反,它是一种主动的离弃。而其原因,也并不是“知识断裂”,而在于“劳动关系的紧张”。究其根源,是因为长期以来,各省对民工进城采取的是控制而不是管理,才导致了这种始料未及的结果。
人口流动风险分析
流动人口的流动不仅仅是经济状况的变化,更是一种社会(地位)流动。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这种流动分为上升流动、水平流动和下降流动。在人口流动过程中,下降流动即人口流动存在的风险之一。
(一)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人口流动导致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亲进城的农民工子弟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入学的农民工子弟也因为学校收费高、没有城市户口这两大难以逾越的困难,最终却不得不选择打工子弟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教学条件差,使得跟随打工者流动的子女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很难通过高等教育寻求社会地位的提高。打工子弟长大之后很大的可能是又称为下一代的打工者。这种流动一般是水平流动即流动人口的子女的社会地位与其父母保持在同一水平,或者下降流动即流动人口的子女的社会地位比其父母降低了,从而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给公共卫生带来安全隐患
外来流动人口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由于缺乏适宜的医疗保障以及收入不高,导致外来流动人口就医率低,患传染性疾病后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在病情严重后又有相当比例的人会选择返回户籍所在地治疗,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跨地域传播。所以说,流动人口是一个潜藏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三)影响社会的稳定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趋向差异性小,导致就业机会相对短缺,其结果是进入城市的农民并没有因为地域的流转而发生经济意义上的改变,大批的农民沦为城市的新贫困群体和新的脆弱群体。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城乡的文化差异,导致一部分农民工产生了行为失范。行为失范指的是“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判定违反其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的感受和行动”大多数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都存在一般越轨行为,同时从数字上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了损失,给社会安全带来了隐患。人口流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设置,一般都是按照常住户口人数规划定编定职和财政拨款制度进行,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并未列入规划范围。然而由于外来人口剧增,原先按常住户口人数设置的职能部门不得不承受超常规的工作压力,经费、管理人员不到位,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根本无法保证,因而也无法很好地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一)政府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部门
政府的基本宗旨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让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的权利必须从制度和法律上得到保证。而政府机关本身履行职能,也必须依法行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为了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引导流动人口的流动行为,政府必须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功能是针对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上对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研究或者委托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研究流动人口的流动行为,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宏观层面上对人口流动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