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文化空缺的翻译

2017-08-29 01:04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析文化空缺的翻译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毕业
毕业

浅议文化空缺的翻译

邹少先

摘要:文章探讨了文化空缺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描述了文化空缺因素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和给翻译带来的主要问题,提出了1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文化空缺 翻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与交流的工具,在传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人们的理解与交流和加速文化融合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根源于两种语言文化异质性极致体现形式的文化空缺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的失败,更是给译者带来困难。为应对文化空缺带来的问题,使文化交流和翻译能顺利进行,研究文化空缺以及有效处理办法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显得尤为迫切和意义重大。

 

1   文化空缺

空缺现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发现的,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random holes in patterns (偶然的缺口)的概念。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在对比不同语言词汇时,采用了“无等值词汇”的术语。80年代末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述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vacancy(空缺) 理论。[1]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反映的是该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1个民族与异民族文化间有着明显的非对应性,即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性。由于地域、社会发展和宗教的影响,中西文化所各自特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往往大相径庭,出现文化空缺是常有的事。

比如:对于“西风”和“东风”,汉文化和英语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大不列颠盛行的西南风使得英国冬季温暖、潮湿、温度宜人。对于英国人来说,它温暖、柔和,所以受到人们的赞颂。在中国,西风是刺骨的寒风,经常使人联想起离愁别绪,东风则像是英国人心目中的西风,温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会使大地春意盎然,而在英语文化中东风才是刺骨寒风。

 

文化空缺给跨文化翻译带来的主要问题

2.1词汇的空缺

词汇空缺是指某1民族文化特点在另1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的现象。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找不到满意和合适的词成为最难解决的问题之1。比如中国的十二地支“子、丑、寅、卯”等字是中国文化独1无二的计时方式,在翻译中就会带来问题。此外,历史人物,中国服饰、食物等等很多在英语中都找不到相应的词。而英语当中也有很多事物在中文里找不到对应词,比如:风俗习惯,食物,各种品牌的车等等。

2.2文化形象的流失

许多文化空缺因素都承载着相应的文化形象。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文化形象,有时候要保留文化形象也实非易事。比如:We had planned to give Mum a pleasant surprise on her birthday, but Jimmy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我们原打算在妈妈生日那天给她个意外惊喜,可吉米泄露了秘密。英语熟语“let the cat of the bag”意思是“泄露秘密”。它得自于1个有趣的故事:1位顾客要求验货,看看袋子里的猪,而从袋子里跳出来的是猫。此熟语的内涵意义的译文汉语使用者能理解,但是“猫”的形象却消失了。

3文化空缺的翻译策略

对于文化空缺词的翻译,可以采用异化和归化的方法:

3.1异化翻译模式

3.1.1音译法

汉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 而英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词,即属于完全空缺现象的, 1般采用音译法[2],如胡同-hutong, 阴阳-yin yang, 秀才-xiucai,太极-Taiji。曾有人把“胡同”翻译成alley 或者lane, 很显然这两个词都无法体现“胡

[1]  

    上一篇:中美俚语翻译对比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