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为此,必须加快创新课程体系。目前,中国MBA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许多课程似为从事管理学研究的人士开设的,MBA课程与普通管理类硕士生的课程差别不大。二是MBA教材比较缺乏。有了成功的课程设计还需有与之对应的教材,中国MBA的教材大多来自国外,且大多为英文版,仅有的一些中文版也因翻译质量太差而无法使用。有的学校虽然自编了教材,但是闭门造车,无法实际运用于商战。三是缺乏鲜活的案例。特别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情况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MBA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是MBA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哈佛商学院的MBA教学在两年内要分析80卜1000个案例,而在中国的MBA教学中,融合西方先进管理知识和中国特色实践的教材和案例太少。清华大学1991年就开始建立经营管理案例库,几年下来,案例只有300个左右,而且大部分是国外“进口”,中国公司、企业的案例只占极少数。四是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训练。许多MBA院校比较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的开设,而对培训MBA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所需的“软”课程及整合性课程,如拓展训练、经营模拟实战、团队精神培养、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等,则开发的不够。五是不少商学院现行的MBA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渴望学习、不断更新的互联网知识Jj勺新需求。从1996年起,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办网上业务,互联网的通讯量和电子商务交易量几乎每100天就翻一番。
事实证明:要在网络空间经营一项业务,仅有传统的MBA的技能还远远不够。在网络经济时代,既有技术专长又有销售技能,能应对互联网独特挑战的人才是抢手的人才。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包括美国大学的MBA课程不重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生很难满足现代化企业的要求。中国MBA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采取“拿来主义”,在初刨阶段,可以从国外一流商学院“移值”成熟的已为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优秀课程为我所用;二要充分结合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再设计,增加跨文化沟通、商务谈判等课程,以接轨国内外市场,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三要加大经费投入,采取联合作业的方式加大案例库特别是中国案例库的建设;四要积极开发培{』lIMBA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所需的“软”课程及整合性课程;五要根据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将信息技术融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践,突出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致力于创造一种“信息”气氛,相应地增加虚拟组织、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相关课程,培养出适应信息网络经济的MBA;六要积极鼓励MBA教师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刨设实战环境。总之,中国MBA课程体系只有不断刨新,才能真正抓住网络技术革命的机遇,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