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解析

2013-05-17 01:13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解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上海市南汇县教师进修学校 黄建初)   

    (上海市南汇县教师进修学校 黄建初)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有 待于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解析,与专家、同行共同探讨提高中学历 史课教学质量问题。

  
    教师的课前准备
    教师的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包含 了这个道理。
    备课备什么?一要备学生,二要备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内容,要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内容,不同 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教法。因此,备课无止境。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觉得在以下三个方面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一)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课的灵魂,十分重要。一堂好的历史课,肯定有正确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的。反之亦然。 在现实中,还存在着很多备课不备教学目的,随意性很强的课。没有教学目的课,没有了灵魂,因此,质量就 很难得到保证。
    我们说教学目的是灵魂,因为教学目的是建立在研究了教材和学生基础之上的课堂教学目标,它直接制约 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史论史实的补充,重点难点的确定,以及教具的选择等等。
    教学目的要有三个方面组成: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
    例1:《北伐战争和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一课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活动,使学生:
    1.了解、掌握北伐战争和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主要史实。
    2.感染工农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和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精神。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3.受到一次分析历史史实中得出历史结论的基本能力训练。
    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活动,要求学生:
    1.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和 祖国大陆的统一。
    2.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通过旧政协与新政协的比较,指导学生进行一次历史比较能力训练。
    上述两例教学目的都制定得较确当,教师易操作,目的容易达到。
    如果在教学目的中将能力培养作如下表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等等,则流于空洞,难以把握。因为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累积递进 的过程,只有具体化、针对性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更容易操作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般都是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有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还是历史长河中的里程碑。
    教学难点一般都是学生不易认识理解的内容,而这一难点又是学生应该认识理解的内容。
    例1:《清朝政局的变动》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清朝政局变动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清朝政局变动的影响。
    例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质和作用。
    从上述二例可见,有些课的重点和难点是重合的。但有些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例3:《元朝的统一》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元统一过程中的大事。
    难点:元的统一与文天祥抗元的辩证关系。
    例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
    难点: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一般来说,确定教学重点相对确定教学难点要容易些,而教学难点的确定往往与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有十 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吸收别人经验之外,也要根据自己所教对象,多作调查研究,注意经 验的积累。为此写教后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三)教具
    历史课的教具主要有小黑板、挂图(图画与地图)、幻灯、投影、录音、录相,等等。运用教具是为了提 高课的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具的运用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相一致。运用教 具可以增强听觉和视觉效果。
    在实际中,目前还存在两种需要加以克服的倾向:一是上课没有一件教具;二是运用了教具,但不恰当。 有的是为了用教具而使用教具,有点“装门面”的味道。有的没有配合讲授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影响了效果 。
    有些学校条件比较好,各种教具都有,在教学中可以有选择地使用。因为一堂课使用教具的种类不能太多 ,以免造成学生眼花缭乱。
    农村中学目前大多条件还有限,录相等器材还不具备,但是最普通的教具——小黑板总是有的。备课时在 小黑板上画一张路线图,写一段名言诗句,列一些数据资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案的具体实施,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上,教师 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也是在课堂上。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涉及到的因素很多,比如有人的因素(教师与学生),教材的因素(课本和辅助教材 ),教学时间的多少,教学方法手段的先进性,授新课、复习课和评价,以及一节课从复习旧课到完成作 业的全过程,等等。本文限于篇幅,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三个问题。
    (一)组织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和保持良好的课堂环境,把学生组织起来积极主 动地学习。课堂教学组织得当,不但可以促进教和学的活动正常进行,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来组织教学。从一个教学内容过渡到另一个教学内容时,要用过渡语。从一种教学方法 过渡到另一种教学方法时,也要用过渡语如:“由于……,结果导致了……的发生。”“……之后,历史又是 怎样发展的呢?”“请同学们想一想,……”,“请同学们看黑板”等等。
    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而活跃的,协调而融洽的课堂气氛来组织教学。这种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相反,拘谨而刻板,冷淡而紧张的气氛会使学生厌烦,产生不利于学生的情绪。
    (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已成为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教学过程来看,可以把提问分为复习旧课的提问,讲 授新课的提问,课堂小结的提问。从提问方式看,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是什么”和“为什么”两大类。从思维 角度看,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层次的提问,分析、比较层次的提问,和论证、评价层次的提问。从思维方向看 ,有集合性思维的提问,也有扩散性思维的提问。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复习旧课中,我们一般采用“是什么”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课中,以“是什么”和“为什么”交替为 多见,在小结中,以归纳总结性的提问最多。
    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日益受到历史教育界的重视。这一点也是目前课堂教 学中较薄弱的环节。设计下列的问题比较容易。如:是谁?哪一年?什么地方?但这种问题解决的记忆,学生 通过看书就能回答。
    有些教师在备课中,设计了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课上得有深度。
    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问:“慕尼黑协定明明是公开签订的,为什么称它为‘阴谋’?”
    有人将这类问题与采桃子作比喻:“问题”好比树上的桃子,学生要采桃子必须要“跳跃”或“登高”。 在教学中,固然也可适当运用前一类的问题,但更提倡运用后一类的问题,使学生“学”而“思”,在“思” 中“学”。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什么是突出重点?先举两个同样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中“来克星顿枪声”的教学实例。
    例1:教师让学生看关于“来克星顿枪声”的内容。
    师问:“来克星顿枪声”发生在什么时间?
    生答:1775年4月18日。
    师问:“来克星顿枪声”标志了什么?
    生答: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响起了第一枪,战争爆发了。
    师答:哪位同学把“来克星顿枪声”这段内容归纳一下?
    生答:……。
    例2:教师出示绘有《来克星顿之战》示意图的小黑板,指图描述。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775年4月18日深夜,一队英军从波士顿出发去偷袭民兵的秘密火药库。民兵保尔·瑞维尔驾船走近路赶 在英军前面,骑马飞驰通知沿途民兵作好战斗准备。凌晨,英军到达来克星顿,与民兵相遇,枪声响了起来, 不知是谁打了第一枪。英军继续前进,破坏了康科德的民兵火药库。这时天开始亮了。埋伏在树丛中、房屋旁 、石块后的民兵纷纷向英军开枪。晨曦中,穿着红黄色相间的军装的英军成了民兵最好的射击目标。英军晕头 转向,逃回了波士顿。北美民兵用散兵战打败了英国正规军,谱写了一首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乐曲。”
    比较上述实例,可以看出:例1的教师运用看书、提问、归纳三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来克星顿枪声”这一 知识点。例2的教师自制“示意图”描述“来克星顿枪声”,目的也是让学生掌握“来克星顿枪声”。例1的教 师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只是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反复训练。学生是通过课本的文字来记忆“来克星顿枪 声”。例2的教师通过描述提供给学生较多的信息量:4月18日到4月19日具体地描述为“深夜”,“凌晨”;瑞 维尔的行动路线说明了他赶到英军前面的可能性;作战双方的特征和民兵打败英军的军事原因,等等。
    两位教师上课所用时间基本一样,备课所用时间当然不一样。例1的教师不用备课也可以这样上课。要做到 例2,显然不备课是无法做到的。学生学习时间一样,但得到的信息显然不一样。例2的教师已经为分析美国独 立战争胜利的原因在军事方面埋下了伏笔,而且恰到好处。正如评课者所说,这种课才有“历史味”!先给学 生具体的感性认识,再通过作业、复习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对教学重点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怎样突破难点?突破难点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将难点作浅化处理。比如把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一难点进行浅化处理:举一个明代苏州机 户的例子,然后归纳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
    二是运用学生旧知识,作比较,打比方。比如:把西欧封建庄园与东汉田庄作比较;把统一前德意志、意 大利在政治上四分五裂的特点与中国春秋战国作比较;把北洋军阀统治与藩镇割据作比较。
    三是把难点分解,设计问题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置阶梯与学生共同讨论。比如把“中国共产党为什 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变成问题组:
    “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派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
    “各派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其实质是什么?”
    “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局面的出现?”
    “不杀蒋呢?”
    “可见,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什么原因?”
    这样层层深入,最后达到了化难为易的目的,使学生的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进行了一次培养 思维能力的训练。


关键字:
    上一篇: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走出误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