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教科书中的德国形象探讨教科书编写原则
2013-07-29 01:07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从历史教科书中的德国形象探讨教科书编写原则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如何在教科书中撰写异国的历史是一个有趣而值得探讨的题材。在冷
如何在教科书中撰写异国的历史是一个有趣而值得探讨的题材。在冷战时期,苏联教科书中写道:在美国 ,至今还有人贩卖黑奴;而美国的教材,则把共产主义描绘成魔鬼,还绘声绘色地说,在苏联,甚至连奶牛也 没有自由,从不允许在野外吃草。
笔者认为,不带偏见,实事求是地向学生介绍异国情况,是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史实不是任人打扮的 少女,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为了个别人或政党的利益而美化或丑化它。
在某些
,例如美国和法国,国家机构对教科书的审查制度在不同程度上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市场需 求,即此书是否有人买。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初起,我国对教学体制实行全面的调整,在教材编写 领域内,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首先,40多年来的传统的统编教材体制被彻底打破了,我国数千万中学生使 用同一本教材的年代已成为历史,按国
家教委制定的教学大纲,不少省市各自编写了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教 材,至今,全国共有8套历史教科书。鉴于各省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教科书 编写内容和方法也相应地有了差异。于是,教科书的多样性产生了。这一起步虽小,但其意义决非寻常。
笔者通过对6本历史教科书中以下德国内容的分析和新旧教材对比,试图探讨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1848/49年革命
——1918年十一月革命
——
世界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
——帝国国会大厦纵火案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慕尼黑协定和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
该6书分别为:
1.世界历史:上下册,青岛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五·四”学制教材总编辑委员会,青岛,1992年。
2.世界历史:沿海版,上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沿海版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编写委员会,北京,1992 年。
3.世界历史:内地版,上下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内地版)编写委员会,重庆 ,1992年。
4.社会: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义务教育教材编委会,杭州,1992年。
5.世界历史: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北京,1988年。
6.世界历史: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年(统编教材)
1.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 所有历史教科书均把宗教改革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号教科书中写道:“德国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是欧 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初尝试……”(上册,第135页)。3号教科书也作出类似的结论:“宗教改革实际上是披 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上册,第78页)。2号教科书则把马丁·路德称为“资产阶级宗教改革的代表 人物”(上册,第104页)。
与此相比,所有历史教科书对农民战争明显都有溢美之嫌,尤其是对托马斯·闵采尔的评价显然言过其实 :“1524—1525年的德意志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震撼了德意志的封建秩序,更猛烈地打击了天主教 会的势力,成了德意志历史上的英雄年代。”(3号教科书,上册,第80页)。“托马斯·闵采尔是农民起义的 主要领导人,他是天主教神甫,又是人民的宗教改革家”。(2号教科书,上册,第105页)。1、3、4、6号教 科书中均有类似提法。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在所有教科书中,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均自成一节,极受重视。此节在各书中所占平均篇幅为5页,其中农 民战争3页,宗教改革2页。以比重恰等于平均数的3号教科书为例(上册,第76—81页),农民战争部分附有3 张图:闵采尔的肖像、起义农民的插图和农民战争形势图;而宗教改革部分既无马丁·路德的肖像,又无新教 传播的地图和路德在教堂门口张贴95条论纲的插图。
众所周知,宗教改革不仅对德国,而且对整个欧洲历史进程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农民战争仅仅是16 世纪20年代发生在德意志局部地区的一桩历史事件,对后来的德国和欧洲历史发展影响显然不大。1524/25年是 否因农民战争而成为德国历史上的英雄年代,与被简单地称作“资产阶级宗教改革家”的马丁·路德相比,被 誉为“人民的宗教改革家”的闵采尔是否真有如此丰功伟绩,值得人们大书特书,这些问题均有待我们认真商 榷。
与1981年版的统编教材,即6号教科书相比,新教科书取得了很大进步。6号教科书长达5页的这节中,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几乎没有提及,有关路德仅有两行字:“……在这种形势下,资产阶级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 马丁·路德在1517年起来反对免罪符,倡仪宗教改革,得到广泛的响应。”(上册,第129页)。1、2、3号教 科书中有关马丁·路德的报导则各占1页(约25行)。令人欣慰的是,在1号教科书中还有一幅路德的肖像,而 闵采尔的肖像、农民战争形势图和起义农民的插图均已消失。
2.1848/49年革命 在大多数教科书中,奥地利和普鲁士的三月革命被编入“1848年欧洲革命”这一章节中,但自成一节。3号 教科书却与众不同,三月革命未能独自成节,所花笔墨甚少,只有三行草草收场。(上册,第147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3号教科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浓墨重彩的渲染。对此描述的篇幅竟达半页以 上,约14行字(上册,第148页)。3号教科书既不讲革命原因,也不叙述革命经过,而只是一味宣传马、恩的 革命实践,以至学生无法得到有关三月革命的完整知识。
至于与三月革命有关的17、18世纪欧洲和德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例如,1806年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 崩溃、德意志人民反抗拿破仑外来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1814/15年的维也纳会议、德意志同盟以及哈布斯堡帝 国和普鲁士的崛起几乎没有一本教科书提及,而对巴黎公社——欧洲历史上一件并不十分显眼的事件——却大 书特书。4号教科书对宗教改革和三月革命只字未提,却用了整整6页描绘巴黎公社(第4册,第49—55页)。其 原因在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自己的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第4册,第54页)。 人们不禁要问,巴黎公社难道比以上列举的18世纪欧洲和德国的所有历史事件更重要?但无论如何,比起统编 教材6号教科书来,1、2、3、5号教科书还是有很大进步。6号教科书中“1848年欧洲革命”这一章引言的第一 句是:“1848年初,《共产党宣言》问世的前夕,欧洲大陆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下册,第1页) 。所有教科书均把此句删去了。6号教科书只用寥寥8行字描述三月革命(下册,第1页),评述马、恩革命活动 却达整整1页,24行字(下册,第7页)。介绍巴黎公社的篇幅则更多,竟用了14页半(下册,第47—61页)。 相形之下,新教材政治说教程度明显锐减。
3.1918年十一月革命 新教科书均把十一月革命视为战争结果,描述十一月革命的基本模式如下: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德国革命形势影响
——十一月革命的导火线:基尔水兵起义
——社会民主党左、右两派为建立苏维埃制度还是议会——民主制展开的斗争
——谴责以艾伯特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出卖十一月革命和镇压工人运动
——歌颂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英雄事迹(各附肖像)
新教科书对十一月革命作了不同的评估。3号教科书认为十一月革命是一场彻底失败的革命:“……德国社 会民主党右派领导人很快成立了临时政府。它宣布保障资本主义私有制,反对苏维埃制度,拒绝实行土地改革 ,着手恢复旧军官的职权,解除起义工人的武装,对外则与协约帝国主义一起共同反抗苏俄,……德国无产阶 级的优秀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惨遭杀害……至此,德国从1918年11月开始的革命由于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 阶级政党的领导和敌人的疯狂镇压而失败了。”(下册,第69—71页)。1号教科书也有类似的描述(下册,第 87页)。4号教科书则把十一月革命视为无产阶级革命(第四册,第165页)。至于十一月革命的成果,1、3、 4号教科书均未提及。这种明显带有倾向性的报道模式给人的感觉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领导人艾伯特、谢德 曼等都是血腥的独裁者,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
2号教科书则独树一帜,以两页的篇幅较为客观地评估了十一月革命:“在德国十一月革命中,德国工人阶 级曾经争取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没有成功,革命只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但是十一月革命是16世 纪农民战争以来,德国最大的一次群众性的革命运动。它推翻了君主制度,成立了共和国。魏玛宪法废除了德 皇和23个王公诸侯。在法律上肯定了八小时工作制、普选权和言论、集会、结社权。这次革命还加速了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结束。所以,德国十一月革命还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下册,第107页)。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总之,对十一月革命在德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十一月革命的实质和对它的评估目前尚无定论。但笔者以 为新教科书中的以下论点似乎急待重新审核:
社会民主党多数派,即右派领袖艾伯特和谢德曼等人是反革命份子和叛徒(1号:下册,第85页;2号:下 册,第106页;3号:下册,第69页;4号:165页)。
至于艾伯特等人究竟为什么成了“反革命”,教科书上没有讲。实际上,艾伯特等人反对的只是俄国无产 阶级专政式的革命。长期以来,在我国史学界形成了一种僵化的观点:苏联=革命=社会主义。谁反对苏联, 就是反对革命,就是反对社会主义。以这一标准去评估国内外发生的一切事件和人物,艾伯特自然就成了货真 价实的反革命分子。艾伯特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社会革命家。他对推翻封建君主制,建立德国历史 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魏玛共和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一生为建立民主社会主义和议会民主制度呕心 沥血、鞠躬尽瘁。由于他领导十一月革命,建立共和国,被希特勒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共和国敌人曾试图将 他送上审判台。对这样一个功不可没的历史人物,怎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棍打杀?
4.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 所有新教科书都对希特勒上台的原因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世界经济危机、凡尔赛和约、打着社会主义和民 族主义旗号的蛊惑人心的宣传、种族主义、垄断资本的扶植和支持等。但只有3号教科书指出,德国工人运动的 分裂,给希特勒上台提供了机缘:“当时,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反对国家法西斯化的英勇斗争。但 是,由于整个德国工人阶级处于分裂状态,没有采取统一行动来抗击法西斯,以致在紧要关头未能挫败法西斯 的进攻”。(下册,第95页)。
2号教科书突出了德国共产党与法西斯作斗争的英勇事迹:“……德共领导劳动人民为保卫自己的权利而斗 争,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下册,第140页)。事实上,在莫斯科错误指示下,德国共产党并没有把斗 争主要矛头对准纳粹党,而是对准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及其代表的魏玛共和国。对此,所有新教科书均保持沉默 。此外,教科书均未提及德国社会民主党,使人产生这样的错觉,魏玛共和国时期,只存在两大党,即德国共 产党和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党)。因此,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只有德国共产党一家。
在描述世界经济危机的章节中,教科书的政治倾向尤为明显:“……在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了稳住价 格,保持自己的利润,大量地销毁农产品和工业生产设备,美国资本家把大量的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用大麦 和玉米代替煤炭作为燃料……英、美、德等国还大量地拆高炉、炼钢炉等设备……”(2号:下册,第121页) 。与此同时,教科书高度赞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30年代,正当苏联轰轰烈烈进行社会主义工业 化建设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经济危机……”(2号:下册,第102页)。
读到这里,学生的眼前自然浮现出两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边是万众一心、热火朝天的建设图,一边却是 牛奶倒进河,小麦当柴烧,哭声震天,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有意夸张,明眼人看了自是 嗤之以鼻。但用来教育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恐怕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1号教科书谈到希特勒上台时,这样写道:“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深刻的政治危机,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统 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挽救他们的统治,决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年1月3日,德国 总统兴登堡任命纳粹头子希特勒为总理……”(下册,第124页)。2号教科书也有类似的描述:“……德国垄 断资本家十分害怕日益高涨的群众革命运动,支持纳粹上台。1933年初,在垄断资本家的授意下,德国总统兴 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下册,第141页)。几本教科书均未提及在1932年的国会竞选斗争中,希特勒纳 粹党是所有参加竞选政党中得票最多的第一大党。在这一前提下,兴登堡才能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教科书的片 面描述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兴登堡有权任命任何一个受垄断资本家青睐的人当选总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5.帝国国会大厦纵火案 所有教科书都断言,是纳粹党在帝国国会大厦纵火,然后嫁祸于德共。1号教科书写道:“……1993年2月 ,纳粹党另一头目戈林,指使其爪牙在国会大厦放火,然后诬告共产党是纵火犯……”(下册,第124页)。其 余教科书几乎都持相似的观点(2号:下册,第141页;3号下册,第95页;4号:第179页;5号:第153页;6号 :下册,第234页)。与此相比,德国教科书对国会大厦纵火案报道,反而谨慎得多:“……至今,还不能断定 ,是个别人,例如因此而被判刑的荷兰人马里努斯·封·德·卢勃,还是纳粹党人自己纵的火。但有一点是确 认无疑的:纳粹党以国会大厦纵火为借口,当夜逮捕了许多共产党人和他们的追随者。”(法尔克·平格尔等 人:《人和历史(事实和文献)》第四册,科尔内森一希尔施格拉本出版社,柏林,1988年,第124页)。
6.慕尼黑协定和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慕尼黑协定在所有教科书中都自成一节,其标题是“慕尼黑阴谋”。1号教科书强调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家 反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一大阴谋:“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行径,英、法仍然采取纵容的政策。它们的企图是,‘ 绥靖’德国,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推动德国向东去进攻社会主义苏联……”(下册,第137页)。其它教科书也 有类似观点(3号:下册,第110页;4号:第183页;5号:第160页;6号:下册,第249页)。总之,教科书对 苏倾向性十分明显,可见50年代以来,我国沿袭的苏联教科书编写模式至今尚未被完全抛弃。
在评判慕尼黑协定时,如果编者能够使用中立的语气,比如把上文改为:“西方国家没有邀请苏联参加慕 尼黑会议,以及其它一些迹象使后者怀疑‘绥靖’政策的企图是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东方”,并且分别援引 西方国家和苏联发表的官方资料和文献,让学生面对大相径庭的原始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 样做,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一节中,教科书编写的苏联模式更是淋漓尽致。1号教科书把此条约说成是对西方绥靖 政策的有力反击和苏联外交政策的胜利:“为了打击英法‘绥靖’德国的阴谋,1939年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 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下册,第139页)。其它教科书也均为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作了类似的辩护(2号:下 册,第160页;5号:第160页;6号:第252页)。
1939年8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附属议定书”,这是德苏条约的核心部分。但对这重要的历史 事件,所有教科书都闭口不谈。“秘密附属议定书”是希特勒和斯大林之间的一笔肮脏的政治交易,是瓜分波 兰和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宣言书。当波兰军民对德国侵略作最后抵抗时,苏联出兵波兰,占领其东部领土,这 一举动早在“秘密附属议定书”中就得到确认。如果从另一角度看问题,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德苏互不 侵犯条约与其“秘密附属议书”消除了希特勒两线作战的顾虑,为他发动战争铺平了道路。1939—1941年,正 当西方国家与希特勒展开生死搏斗时,斯大林不仅幸灾乐祸,袖手旁观,而且还向希特勒提供战争物资。笔者 认为,我们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把史实告诉学生。如果说,以前由于某种原因掌握的史料不足,那末现在 应是时候了。
7.战争进程 对于苏联的战争功绩,所有教科书均作了高度评价;而对西方国家的战争贡献,各书则分别进行了不同程 度的贬低。现以北非战役为例:“斯大林格勒战役影响了北非战场……当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败北之后,希特勒 便把北非的德军调到德苏战场,这就改变了北非战场的形势。1943年5月,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2号: 下册,第177页)。显然,编者力图使人相信,英国军队在北非战场取得的胜利应归功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事实 上,1942年夏,英国坦克师在蒙哥马利元帅的英明指挥下与“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领的德国精锐部队于阿拉曼 展开殊死血战,几经周折,蒙哥马利元帅终于击败沙漠之狐,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号教科书只字不提英国军队 的辉煌战绩,却把功劳记在斯大林的身上,这未免显得有失公平。除此之外,2号教科书还把盟军阿登战役的胜 利也记在苏联红军的功劳簿上:“……1944年12月希特勒集中25个师的兵力,在西线的阿登突然袭击美军的4个 师。英美军队一度陷入窘境,后撤100公多里。应英美盟军的要求,苏军在东线提前发动强大的攻势,迫使德军 增援东线。西线盟军得以继续进攻齐格菲防线。”(下册,第180页)。而事实上,当苏联红军于1945年1月12 日提前发动强大攻势时,美军依靠自己的军事实力基本上已击溃了德军的攻势,取得了战役的胜利。编写教科 书的最基本原则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对还不清楚的历史事件,用词尽可能谨慎小心,并采取探索求实的态 度。对一时难辩是非的人和事,尽可能采取客观态度,如实报导事件的经过,多采用不同观点的原始资料,少 加或不加评语。
中国大学排名 1号教科书贬低了西方国家为建立反希特勒联盟所起的作用:“……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号召建立世界反 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相互支援,英、美统治集团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打败法西斯,也 决定与苏联和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结成联盟”。(下册,第148页)。对此,2号教科书倒是力排众议,作出了公 正的评价:“苏联和美国相继参战后,反法西斯联盟就逐步形成。苏德战争爆发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 英国将联合苏联对德作战……”(下册,第173页)。
总的来说,与旧教科书相比,新教科书在报导西方开辟第二战场和评述战争性质方面,有所进步。例如, 对西方开辟第二战场,6号教科书完全持否定的态度:“在苏军不断向西推进,节节胜利的情况下,美、英统治 者为了争夺胜利的果实,急忙着手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下册,第272页)。而1号教科书对此措辞较为谨 慎:“在苏军节节取胜向西挺进的情况下,美、英加紧着手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下册,第154页),删去 了用于贬低西方国家的评语。但尽管如此,透过字里行间,编者的倾向依然清晰可见。而2号和3号教科书则删 去了所有贬意词句,比较客观、公正地描述了西方国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经过(2号:下册,第178页;3号: 下册,第121页)。
6号教科书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帝国主义战争”,原文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阶段,英、法集团 和德、意、日集团,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战,因此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但是,当时世界上的一 些国家的人民在进行民族解放战争,因此战争还带有反法西斯的解放性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参战,加强了 这一性质……组成了强大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英、美国家也不得不参加进来,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 作出贡献……”(下册,第264页)。而新教科书则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战争”,1号教科书写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下册,第162页)。持相同观点的有2号(下册,第18 4页)、3号(下册,第128页)、4号(第200页)。总之,与6号教科书相比,新教科书均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 对西方国家的贬意词句,并修改了对苏联不切实际的赞语。
中国大学排名 8.历史教科书编写原则 从总体上看,新教科书的编写是成功的,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正如前文已多次指出的那样,教科书 的政治说教极大地损害了史学的独立性。史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史实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是史学的生 命。但长期以来,史学一直陷入所谓的阶级性的误区不能自拔。在我国史学界,“以论带史”、“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种种观点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以笔者愚见,还是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为好。“以 论带史”的弊病甚多,例如,有人坚持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历史纯粹是一部阶级 斗争史。试问大千世界,变幻莫测,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宗教斗争、民族问题、
人类学(婚姻、生育)、经 济学,林林总总,一个“阶级斗争”怎能全盘概括?在学术研究的领域内,如果把某一理论或学说看成是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就等于把自己的思想预先禁锢起来,在碰到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的复杂问题时,就会 不假思索地用现成的模子去套。例如,凡农民起义均是阶级斗争激化所致;凡主张议会斗争均是修正主义;凡 反对苏联,均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凡主张民主社会主义均是反革命;凡属封建、资本主义范畴,均是糟粕… …这种明显公式化的论点在教科书中屡见不鲜。
总之,对于任何历史事件,都应先作具体的研究、分析,然后再下结论。教科书应尽量多写史实,让史料 自己说话,不要让或少让观点说话。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应成为撰写历史教科书的最基本原则。因 此,我衷心希望,教科书编写者能解放思想,抛弃数年来某些钳制人们思想的桎梏,尤其是摆脱苏联模式的影 响,对教科书重新进行审阅和修改,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人自己的教科书来。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