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古代文献与历史典籍
反映中华古代文明的中国古代文献,通常是指1911年以前历代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等,一般也称为古籍。中国的古代文献,浩如烟海。其数量之多,至今也没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数字。据有关专家估计,不少于8万种,也有估计为15万种左右的。下面,先论述古代文献的概貌,然后再考察历史典籍。
(一)古代文献的分类
中国古代,适应图书的日益繁富,产生了一套根据学术渊源、著述流别的图书分类法,逐渐形成为专门之学――目录学。
1、《七略》到“四部”
中国目录学的源流,一般都从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算起。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以图书散亡,召刘向等校理各种图书。每校一种,都著录书名和篇名,介绍作者生平及思想,辨别真伪,评说价值,写成叙录,上奏皇帝。后来这些叙录汇集一起,称为《别录》。刘向死后,哀帝命刘向子刘歆续其父业。刘歆综合群书编成《七略》,为辑(集)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数术)略、方技略,著录图书约13000卷。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另外六略才是分类目录。《汉书·艺文志》“删其要”,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其类目如下:
六艺略 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
诗赋略 屈原赋等25家、陆贾赋等21家、孙卿赋等25家、杂赋12家、歌诗28家
兵书略 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数术略 天文、历谱、五行、耆龟、杂占、形法
方技略 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魏晋之际,图书分类有了新的发展。三国魏秘书郎郑默根据皇家藏书编成《中经》,因已亡佚,分类不详。西晋武帝时,秘书监荀冒力因《中经》另编《中经新簿》,分群书为四部:
甲部 六艺及小学等书
乙部 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丙部 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部 诗赋、图赞、汲冢书
这表明,从魏晋开始,图书分类体系出现重大变革。东晋初,著作郎李充整理图书,“以类相从,分为四部”,编成《晋元帝书目》,“秘阁以为永制”。与《中经新簿》不同的是,它换其乙、丙,“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1]。这是最早以经、史、子、集顺序排列的图书四分法,但四部名称仍是甲、乙、丙、丁。南北朝期间,图书分类大体是四分与七分两个系统并存。官府藏书分类,基本采用四分,多沿袭《晋元帝书目》;私人藏书分类,大抵七分。七分图书目录,以南朝宋王俭《七志》和梁阮孝绪《七录》为代表。王俭《七志》为经典志、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阴阳志、术艺志、图谱志,佛经、道书附见,实为九类。阮孝绪《七录》为经典录、记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技术录、佛录、道录,前四录实际也是经、史、子、集的排列顺序。
唐初,魏征在高祖、太宗两次大规模搜集、整理图书的过程中,主持编制了流传至今的皇家藏书目录――《隋书·经籍志》4卷,把图书分类的方法和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确定了中国文献四方法的主导地位。《隋书·经籍志》第一次正式用经、史、子、集给四部命名,逐渐取代了甲、乙、丙、丁的名称。每部又分若干类,共40类:
经部10类 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图纬、小学
史部13类 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子部14类 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集部3类 楚辞、別集、总集
道经(附)
佛经(附)
这一分类方法,基本为此后1300年各代官修书目所沿用。清修《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也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增益的。《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的著录,大体反映了我国古代文献发展的脉络。
2、经、史、子、集述评
(1)经部述评
经部的形成,是中国封建社会尊崇儒术的产物。本来,这类图书仅仅是一批古代文献。相传孔子收集鲁、周、宋、杞等国文献,整理出六部书,即所谓“丘治《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2]。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反映在学术上是百家争鸣,没有哪一种学说在社会上占绝对的统治定位。秦始皇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但在思想上未成一统。汉武帝时,政治上中央集权,思想上开始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长期一统于儒的局面。“六经”因此被列居古代文献之首。当时以通行文字隶书书写的传世“五经”(《乐》已亡),后来称为“今文经”。秦始皇焚书时私藏的这类书,此时陆续出世,因是用未统一文字之前的篆文书写,故称“古文经”。文字、版本的区别,因门户之见,渐渐成为水火不相容的两个对立学派。今文经学派尊奉孔子,盛于西汉,至西晋末走向衰落。古文经学派崇奉周公,始盛于东汉后期,其后2000年基本处于优势地位。“六经”排列顺序,两派也有争论。今文经学认为“六经”是孔子作以教人的,有微言大义,应按深浅程度为序,主张《诗》、《书》、《礼》、《乐》、《易》、《春秋》的次第。古文经学认为“六经”是周公旧典,应按时代先后为序,主张《易》、《诗》、《书》、《乐》、《春秋》的次第。
《易》本是古代占卜的书,相传有三种:一是夏代的《易》,叫《连山》;一是商代的《易》,叫《归藏》;一是周代的《易》,叫《周易》。各代目录中,所著《易》,实即《周易》。其书分“辞”、“传”两部分,“辞”是释卦的文字,“传”是释辞论卦的文字。全书多涉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包含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书》即《尙书》,指“上古的书”而言,是战国以前各个时代的官方文件汇编。该书是“六经”中问题最多的一部,不仅有今文、古文之分,更有真、伪之别。历代学者,分成两派,各执一端,争论不休。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尙书疏证》,才算是将真伪问题搞清楚。今文《尙书》28篇,不仅记述了当时的重要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古代的社会制度、阶级关系,还有古代天文、地理方面的重要史料。
《诗》是西周诗歌的名篇选集,选收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亦称“国风”,多为民歌,反映社会风俗和民情。“雅”为宫廷乐歌,反映部分政治情况。“颂”是祭祀鬼神的颂词,反映其先祖的部分事迹。
《礼》包括《仪礼》、《礼记》、《周礼》,又称为“三礼”。《仪礼》是古代礼仪汇编,包括冠、婚、丧、祭、朝聘、宴享等礼仪程序,从中可以了解古代亲属关系、宗法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统治者生活情况。《礼记》是专门讨论礼制的专集。《汉书·艺文志》称其为“七十子后学所记”。西汉传礼儒生戴德所穿85篇称《大戴礼记》,戴圣所传49篇称《小戴礼记》。“十三经”中的《礼记》是《小戴礼记》。《周礼》最早称《周官》,唐代始称《周礼》。该书主要记载古代官制,是关于春秋战国重要国家周、鲁、宋等官制的汇编。全书六篇,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秦以后失冬官一篇,汉河间献王以《考工记》一篇补入。
《春秋》是中国古代编年体史的雏型,因文字过于简短,缺乏对史事的完整记述,后来注家蜂起。传《春秋》的有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等五家。汉代仅存“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大体以《春秋》编年为据,记述这一时期的历史。《公》、《谷》二传,专释《春秋》体例和“微言大义”。
汉代因《乐经》已亡,有《易》、《书》、《诗》、《礼》、《春秋》称为“五经”,又以《论语》、《孝经》、小学为读“五经”的基础。唐初,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形成“五经”定本;孔颖达撰《五经正义》,成为官方权威解释。同时,将《易》、《诗》、《书》、“三礼”、“三传”合称“九经”。唐文宗时,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刻于国子学。宋代,增列《孟子》于经部,是为“十三经”。由于经学的新变化,至南宋,朱熹极力推崇《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认为是经典基础,为学之本,并亲自作注,称为《四书集注》。由此,经部中又出现了一个“四书”的名目。
如果说中国古代文献中经部的基本著作是“十三经”的话,那么注释、发挥它们的著述则多如牛毛。以《论语》而言,它是后来才列入“经典”的,又不是“经典”中的一流论著,注释、发挥它的书竟达3000多种。这种奇特的现象,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这正是思想一统后的墨守成规和对学术思想限制的必然结果。它使思想理论难以获得新的发展,使学术研究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随着这种书籍的繁多,注释、发挥经典的体裁也是五花八门,并在唐代以前基本齐备。南宋光宗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注释,合刊群经注疏,成为《十三经注疏》。此后500多年,就连注释、发挥“十三经”有成就的著述也几乎绝迹,更加表明思想一统带来的僵化的趋势。清代考据之学兴盛,经部书是其研治群经之作,名为《皇清经解》。光绪时,王先谦又补刻了《皇清经解续编》。
经部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主体,不乏糟粕。但其中又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历史材料,为我们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哲学、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历史学者对经部书的研治,多少也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状况,同样提供了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有用材料。我们应当以严肃认真、科学客观的态度,进行切实的批判总结。
关于史部书,第一节已叙其形式多样,后面还将着重考察史籍的基本系列,此处从略。
(2)子部述评
子部书,起初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之作。当时,儒家仅是诸子中的一家。汉武帝搞“独尊儒术”以后,儒家重要著作被视为经典,其它各学派的代表作被降到次要地位。但是,由于先秦诸子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陆续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他们纷纷阐述各自的种种主张,以应社会变革之需,因而诸子学说的内容包罗广泛,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学,等等,皆有论说。《汉书·艺文志》中的“诸子略”专收当时各学派的论著,共九家,反映东汉以前诸子学说“各推所长”的情况以及“诸子之言”与“六艺之术”“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的关系。东汉以后,在尊儒的一统形势下,百家之言不得发展,日渐衰落。但科学技术并不因统治思想的一统而停止发展,反映科学技术成就的图书则在不断增多。唐初编制《隋书·经籍志》时,认为《汉书·艺文志》中的“诸子略”虽为“圣人之教”,“而有所偏”,兵书、天文、历数、医方等也是“圣人之政”,只不过“所施各异”。“若使总而不遗,折之中道,亦可以兴化致治”。基于这样的认识,《隋书·经籍志》便把《汉书·艺文志》中的诸子、兵书、术数、方技四略一并归入了子部。这表明唐初是将科技书与诸子书等同看待的,因而扩大了子部著录的范围。概括地讲,子部14家,儒家“纪仁义教化”,道家“纪清凈无为”,法家“纪刑法典制”,名家“纪循名责实”,墨家“纪强本节用”,纵横家“纪辩说诡诈”,杂家“纪兼叙众说”,农家“纪播植种艺”,小说家“纪刍辞舆诵”,兵家“纪权谋制度”,天文“纪星辰象纬”,历数“纪推步气朔”,五行“纪卜筮占候”,医方“纪药饵针灸”。[3]其后,一方面随着集权政治的强化、思想控制的严密,非儒学派或被视为“离经叛道、颠倒是非”,或被指为“怀诈狭私,荧惑视听”,都要遭到严厉的“掊击”、“屏斥”。[4]另方面,又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5],科学技术长期不受重视,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鉴于此二者,凡是君子所不为的经、史、集三部之外的书,都纳入子部。因此,子部书在四部中最为庞杂。清修《四库全书总目》对此有一番理论论述,并调整了排列顺序,以儒家(经以外用儒家观点讲学论事以及阐释孔孟学说之书)、兵家、法家(论法制理论之书)、农家、医家、天文算法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术数、艺术二家“皆小道之可观者”,谱录、杂家、类书、小说“皆劳资参考者”,释家、道家二氏为“外学”。同时强调,“儒家尚矣”,其它各家“皆儒之失其本原者各以私智变为杂学而已”。[6]
对于子部书的研究,在四部中可谓最薄弱了,同经部的情况出现强烈的反差,这很值得深思和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3)集部述评
不少学者认为集部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书籍,似有绝对化之嫌。最初,《七略》有“诗赋略”专收诗赋,可以说是文学性质的。南朝梁阮孝绪《七录》有文集录,分楚辞、别集、总集、杂文四部,图书分类中文集之名始于此。《隋书·经籍志》集部分楚辞、别集、总集三类,略去杂文一类。大约自东晋始,集部书已不再单单是文学作品,而是带汇集性、综合性的个人作品和诸家作品。
按传统说法,中国古代文学有两大源头,一是《诗》,二是楚辞。《诗》被列入经部,剩下只有楚辞。楚辞作为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文学,到西汉不少文人写下类似作品,楚辞便成为全国性的文学。刘向辑录屈原至西汉诸家的这类作品,为《楚辞》16篇。东汉王逸在刘向《楚辞》基础上加进他本人和班固的作品,编成了《楚辞章句》,逐篇注释。宋洪兴祖又撰《楚辞补注》,在王逸基础上一一疏通证明,补注于其后,并多阐发,“于楚辞诸注之中,特为善本”[7]。朱熹认为王、洪二家均详于训诂,未得意旨,特着意阐发意旨,这与理学家注经的精神是一致的。
别集,指个人作品的综合集。《隋书·经籍志》认为“别集,盖汉东京之所创”。《四库全书总目》同意此说,亦认为“集始于东汉”。章学诚则以东汉“文集之名犹未立”,“实仿于晋代”[8]。别集的编辑,有自编、门人后学编及后人、亲朋编。一般说来,自编较之他人所编谨严。自编别集始于六朝,唐末已有专集刊版印行。其编辑方法,有依体裁分为前集、后集的,又有依精粗分为正集、外集的,也有依多少分为全集、选集的,等等。一集中还有内、外,正、续等编排方法。至于别集取名,章学诚也有过评论:“人心好异而竞为标题”,“巧立名目,横分字号”,“遂使一人诗文,集名无数”。[9]
总集,指诸家作品的综合集。作为文学总集,起源很早。《诗》、王逸所辑《楚辞》,便是古代诗歌、楚辞一体的总集。就各体综合性总集而言,《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都以西晋挚虞《文章流别集》为始。《文章流别集》分体选集古今文章,并按篇论其优缺点。其书今已不传。现存最早的总集,便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又称《昭明文选》。萧统所选,上起周代,下至梁朝,“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10]者,即收录的是艺术构思深沉、文章词藻华丽的文学作品。全书分文体为38类。《文选》一书对于后世颇有影响,研究它、注释它的书很多,差不多形成专门的“文选学”。后世编纂历代文章或一代文章总集,大都参照、继承《文选》的体例。清康熙时吴楚材、吴调侯所编《古文观止》,也是一部有影响的总集。这种选收文章偏重于文采的做法,在南宋理学盛行的形势下,发生了变化。理学家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以明义理切世用为主,其体本乎古,其旨近乎经者,然后取焉,否则辞虽工而不录”[11]。显然,这是有意识与《文选》对立,试图取代《文选》的地位,但“终不能强行于天下”。
集部书数量多,内容丰富,绝不可理解为文学作品。不少集部著录的诗、文,都含有经、史、子的内容。章学诚认为在是“学不专家”的结果,“经学不专家,而文集有经义;史学不专家,而文集有传记;立言不专家,而文集有论辩。后世之文集,含经义与传记、论辩之三体”[12]。所谓“学不专家”,反映学术的研究深入、范围扩大,是学科交叉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别集、总集在文学研究之外,越来越受到哲学、思想、社会、历史等研究的重视。
文艺理论,如诗文评论及词曲之论等,也在集部,这主要属文学范畴。但自宋代以来,及至明清长足发展的话本、章回小说,在各官方图书目录中均不见著录,这也是中国目录学和古代书史上的一件怪事。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