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加一战与日本的关系(1)(2)
2013-11-23 02:06
导读:第三,这时北京政府中的当权者是亲日的国务总理段祺瑞。在他的领导下,北京政府在外交政策上与袁世凯时期相反,走的是亲日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中
第三,这时北京政府中的当权者是亲日的国务总理段祺瑞。在他的领导下,北京政府在外交政策上与袁世凯时期相反,走的是亲日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参战以后,北京政府会与日本保持密切关系,接受日本的经济援助,并在外交事务上听从日本的意见,而与英美保持距离。这样日本就可以获得加强对中国的影响和扩大在华利益的机会,而不会使英美等国获得这样的机会。
总之,在当时的形势下,对日本来说,即使中国参战,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反而有利于其对华扩张。因此,日本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1917年5月段祺瑞内阁陷入危机以后,日本态度发生反复,其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政治形势复杂,段祺瑞为首的亲日派能否继续控制北京政府尚不确定。如果中国在亲日派不能掌握大权的情况下参战,将对日本非常不利。对日本来说,这时最重要的并不是中国能否参战,而是段祺瑞能否保住总理职位继续掌握大权了。正如寺内首相所说:“大局全赖段总理主持,参战后一切事业,必总理地位巩固,始克进行。”直到1917年7月,段祺瑞战胜张勋并重新掌权以后,日本才再次恢复积极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
三、日本对中国参战进程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期,日本对中国参战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需要分两个时期进行分析。
第一个时期,即1917年2月之前,日本对中国参战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日本的反对成为中国未能实现参战的决定性因素。1914年,中国提出参战计划时,由于日本的援助比中国的援助对各个协约国的对德作战更重要,各国不愿意得罪日本,所以在日本的反对下没有积极支持中国参战。而北京政府更是鉴于日本势力的强大而不敢违背日本的意见,只是软弱地表示希望日本在将来能够“主持公道,诚表友谊”,把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交还中国。正是由于日本的阻挠,中国的参战计划未能实现。
大学排名
英、法、俄于1915年再次提出中国参战的建议后,北京政府鉴于日本的反对,仍然未敢接受三国的这一提议。当日本向北京政府发出质询时,北京政府否认了与三国的来往,以“毫未接洽,三国并未来商,政府更未尝提议”相答复。由于担心得罪丑本,英、法、俄等国也没有坚持邀请中国参战。英国政府还向日本表示,“非得日本协力,英决不为”。在日本的反对下,中国与英、法、俄等国再次中止了中国参战的计划。
可见,参战的计划两次被提出而未能实施,都是由于日本的阻挠。正因如此,北京政府在战后向巴黎和会提交的文件中说:“苟无日本之态度,则中国或在一九一四年八月间或最迟在一九一五年十一月间,早已与协约诸国联合向中欧各国作战矣。”
第二个时期,即1917年2月以后,日本对中国参战的实现则产生了比较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日本对中国参战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动员促进了参战的实现。段祺瑞为首的亲日派极力主张中国参战,并在推动参战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他们之所以力主参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的影响。早在美国向中国绝交建议以前,段祺瑞为首的内阁就已经确立“中日亲善”的外交政策,各项外交事务上尽量听从日本的意见,以保持与日本的良好关系。在对德外交问题上,段祺瑞内阁也极为重视日本的意见,力求按照日本的意图采取行动,以图密切与日本的关系并在日后得到日本的借款和军火等援助。2月11日段祺瑞发给驻日公使章宗祥的电报中曾说明了这一政策:“此后一切进行,非诚意接洽不能收互相联络之效。”也正是在经过日本的一系列动员之后,段祺瑞才决心“与日本推诚合作”,“参加协约国对德国宣战”。正因如此,在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最初向段祺瑞提出中国与德国绝交的建议时,段祺瑞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他还在国务会议上力主“稳慎”,“不主张目下有所举动”。但当日本表示出支持参战的态度并动员中国参战以后,在日本的影响下,他又立即“弃其固有之主张”,转而力主参战。日本的怂恿和支持,是促使段祺瑞下决心参战的重要因素。可见,日本通过影响以段祺瑞为首的亲日派势力,间接地对中国的参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另一方面,日本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以及日本明显的对华扩张的企图,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参战的实现。1917年2月以后,国内各方人士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许多人纷纷反对参战,并运用各种方式阻止参战的实现,这使得参战并没有顺利进行,而是一波三折,直到1917年8月才最终实现。而其中很多反对者之所以反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参战会为日本侵略中国创造便利条件。当时国内舆论普遍认为,日本将会利用中国参战之机进一步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参战后必然会失去自主权。还有人提出,中国参战以后,就与日本等国同处协约国集团,日本就有理由要求代替中国管理军队、兵工厂和开采矿产,而中国对此没有抵抗能力。对参战进程产生重大阻碍作用的黎元洪反对参战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协约国中在东方,日本有是力者,参加协约,偶一不慎,即倒在日本方面”。不赞成参战的副总统冯国璋也提出,如果参加大战,则征收军费、派遣军队,都会受到日本的支配,“恐不待欧战告终,一国主权已不知属诸谁何之手?”对日本侵略的担忧导致许多人反对参战,从而延缓了参战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又对中国参战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从总体上来看,日本对中国参战的促进作用是主要的,促进作用大于阻碍作用。
四、中国参战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参战对日本在华势力和权益的扩张造成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中国参战为日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对华扩张的机会。日本以帮助中国对德作战为借口,与段祺瑞政府签订军事协定并采取一系列具体行动,从而扩大了在华势力和权益。
1918年2月,日本以德国可能从西伯利亚侵入东方以及在中国境内煽动内乱为由,向中国提出两国订立军事协定以共同对付德国的要求。5月16日,两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5月19日,在北京签订《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这两份协定给日本扩张在华势力和在华权益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如其中规定:“凡在军事行动区域之内,中国地方官吏对于该区域内之日本军队须尽力协助,使不生军事上之窒碍”;“军事机关彼此互相派遣职员,充当往来联络之任”,“陆、海运输通信诸事宜须彼此共谋利便”,“作战上必要之建设,例如行军铁路、电信、电话等项应如何设备,由两国总司令官临时协定之”,“互相交换军事所需要之地图及情报”等。这些规定为日本以后增强对中国军队的控制,以及在中国境内更多的地方驻扎军队提供了法律根据。此后不久,日本的军队就大量进入东北北部。8月15日,日本发表出兵满洲里宣言。随后日本军队进入满洲里,并以中国军队兵力单薄、没有防卫能力为由,强迫中国军队撤出满洲里,由日本驻军驻守。日军还先后占领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并强行接管了长春至哈尔滨之间的中东铁路。可见,正是由于中国参战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才使日本的在华势力和权益得以迅速扩张。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另一方面,中国参战也破坏了日本占有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计划。日本以对德作战的名义出兵山东,一度在事实上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济铁路。段祺瑞政府也曾表示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益。但由于参战使中国在战后成为战胜国,并以战胜国的身份对胶州湾和胶济铁路进行争夺,最终将其基本上从日本手中夺回。
作为战胜国,中国在战后的和平会议上获得两个代表席位,而且可以在大会的最高决策会议“十人会”中列席和陈述意见,从而在远东问题上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中国代表充分利用这一权利,在和会上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胶州湾和胶济铁路应归还中国的观点。会议没有接受中国的要求,仍决定由日本占有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但中国代表的论述得到了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同。英、美、法等国代表因“中国所请理由极为充分”,都与中国代表握手表示赞同,“并于顾使陈述时,各强国屡有美意表示,现于颜色”。与会的英国首相曾表示:“吾可明告中国,世界各国多于中国较有感情,现为从前条件(指支持日本占有山东权益的协议)所拘束,无可如何。但使日本所求有逾于德国所得权利之外者,英国即无维持日本之义务。以后日本如再有欺侮中国之举,英国必为中国助力。”法国总理也表示:“惜前内阁曾与日有约,然我愿量力所能,以助中国。”法国总理还曾说:“倘无此约,我必赞成中国,反对日本”。日本还失去各国舆论的支持,各国纷纷同情中国,谴责日本。例如法国议会中有人提出,和约中把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给予日本是错误的,法国不应支持这一条款。天津的英国商会向英国外交部建议将胶州湾和胶济铁路完全交还中国。美国议会中甚至有人提出与日本进行战争的想法。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1921年由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由于美英等国对中国抱有同情态度,因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对日本施加了压力。英美等国的压力,加上中国的积极争取,迫使日本作出让步,与中国签订了《关于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条约中规定:日本将原属德国的胶州租借地归还中国,中国为此支付日本相当于5340万金马克的国库券;日本将原属德国胶济铁路归还中国,中方选任日籍事务长和会计长各一人;日本军队撤出山东。在日本仍保留了一定权利的情况下,中国基本收回了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得益于当初的参战,可见参战对日本的对华扩张也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吴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