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易经》之“易”看“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2013-12-03 01:18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从《易经》之“易”看“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易经》之“易”有简易、变易与不易之三义。《
  摘要:《易经》之“易”有简易、变易与不易之三义。《易经》阴阳五行、取象类比的认识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思维方式,这种天、地、人三才全方位的思堆方式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和谐现。
  关键词:易经 易 天人合一 和谐
  
  远古时代,先民从宇宙天象、时空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上去观察认识一切事物。这种对由天及地及人和由人及地及天的天、地、人相互关系的认识,形成了从宏观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整体观方法论和形象整体思维。《易经》以阴阳五行、取象比类、形象化方法以及尚中和合兼容原则去认识对待周围世界,显现的就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体现了《易经》天、地、人合一的思想。
  
  一、“易”的含义
  
  《易经》之“易”有三种含义。其一,简易之义。《易经》全部卦象均由“一”、“一”二爻组合而成,看上去非常简单,容易把握。《系辞传》有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即谓,再复杂的事物都是由最简单的基本元素构成的。只要抓住它的基本元素及其构成的逻辑脉络,就可以化繁为简,再化简为繁、为多、为千种万种。其二。变易之义。“一”、“一”二爻的组合自有其变化的规律。六十四卦的不同组合变化无穷。所谓“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即谓,阴阳的相推和变化是永远的。万物和人世也就处于不断的“易”之中。《剥》卦和《复》卦即以事物的“剁”、“复”,说明剥极必复,生生不已的变化之理。其三,不易之义。《易经》中虽然六十四卦均由“一”、“一”二爻变化组合而来。但其组合与变化的意义却不易掌握。在每一卦中。不仅“一”、“一”各爻的数量非常重要,而且它们所处的位置也十分关键。以至于整体与局部之间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如《泰》和《否》两卦各有三个“一”和三个“一”,但其意义却迴然不同。《泰》卦:“泰,小往大来,吉,亨。”《否》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为什么为有如此不同呢?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又云:“‘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如此说来,要在千变万化的卦象中把握住事物发展的现状、规律及其意义,确实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所谓“《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正说明“易”的变化无穷与神秘莫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易》曰:“夫易广矣大矣,……广大配天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一“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天”对远古时代的人们来说是神秘莫测的。人们把昼夜、冷暖、四时更替、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及其变化,与他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利害吉凶相互联系起来。因此。主动去认识和掌握“天”及其变化,实现适者生存、“人定胜天”是人们的强烈愿望。《易经》的实质内容和目的就是认识和掌握天、地、人三者的关系。
  
  二、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易经》把世界分成天、地、人三大类。“天”既是风雨雷电云等自然之象的统称,又指能觉知人事的有意志的神灵,含义多样;“地”的基本含义即山川河流,草木荒原等土地之象的统称,亦隐含与神意之天相对的鬼神之意:“人”既指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人身。又指与人相关的一切人事活动。天、地、人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感应。正因如此,世间万象才是可以推测,可以预知的。
  《易经》是从整体上描述、把握世界的。《易经》所谓阴阳不是互相独立的阴阳,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阴阳。所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在易卦中如果阴与阳相亲相应、刚柔相济。每多吉占。反之,阳刚过燥,阴柔无主,则凶多吉少。所谓“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一闽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原始反终”即表明,《易经》从未把个体孤立游离于整体之外,而是将个别现象融于整体之中,从而使内涵丰富,变化多端。六十四卦中各卦并不是孤立单一的,卦与卦、爻与爻之间都存在相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从六十四卦的卦序看,《乾》、《坤》为首,以未济结尾,象征天地生万物的内在联系的开放体系。世界上万事万物之能够发展。是以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为前提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关系的,才可能从一种事物转化为另一种事物;事物内部各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事物才可能有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变化。《易经》八卦与六十四卦的构成卦序以及卦、爻辞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八卦中只有《乾》为纯阳,《坤》为纯阴,其余各卦均为一阴一阳构成,是为二体。每卦三爻,象征天、地、人三才,体现了《易经》天、地、人合一的思想。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系辞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之故。……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在这里,天、地、人三者从各自独立中纳入宇宙之中。有“天”才有“万物资始”。有“地”,才有“万物资生”,而人却得天地而生,既生则又必须“与天地准”,始可“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宏观把握,全方位思维。是宇宙整体观。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易经》注重“守正”、“当位”,特别注重“中位”。六十四卦的二爻、五爻多誉辞,三爻、上爻多微辞就是明证。《系辞下》云:“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易经》各卦都充分考虑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谐调好它们的关系。如:大壮卦。乾下震上,四阳两阴,阳盛阴衰,卦辞:“利贞”,大壮之时,应是大利贞,但不用大字,暗含阳刚大壮,容易转向衰弱之意,这就是要人勿自持壮力,盲目刚进,以防止转向反面,因此剐壮要配之以阴柔相济的谐调平衡。“亢龙有悔”、“否极泰来”、“欲益反损”、“剥极必复”、“阴极必阳”、“阳极必阴”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阐明同一个道理,告诫人们要刚柔相济。防患于未然。在阴阳这对矛盾中,阳是推动矛盾发展的动力。阳的趋向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而阴处于从属的、配合的地位;阳刚与阴柔必须相济,但两者都要适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物的均衡与和谐。而最高的和谐,就是《彖》所说的“太和”。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吴立群
上一篇:黄宗羲的“上帝”观(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