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现状及开发利用(5)

2014-04-18 01:00
导读: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及保护,重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及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部环钦州湾民族文化发展史,必须遵循以挖掘文化内涵为主脉,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开发、保护为主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建设具有鲜明钦州湾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提升文化竞争力,以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1.加强文化研究,挖掘环钦州湾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
  以史前贝丘文化、百越土著文化、南方汉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南珠文化、坭兴陶文化、反侵略文化、京族文化、近代中西文化融合、现代革命文化、壮汉民族文化融合、区域历史名人事迹等文化内涵为主脉,突出环钦州湾地域文化特色,以此为原则确定环钦州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具有鲜明环钦州湾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如古建筑遗址的整合:哥特式建筑、欧式券廊式建筑、中国古寺庙建筑和古桁梁式建筑等,北海西洋建筑群、普渡晋宫、合浦的惠爱木桥、灵山浦北的古民居镬耳楼等是经典代表;土著居民、南迁汉民和外来民族的历史遗迹:蛋家棚、干栏式建筑、客家围屋、西洋建筑等;瑶族、京族、壮族等具有民族风情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历代驻军和军屯遗址、古炮台遗址、界碑等组成边关文化遗迹;海上丝绸之路、南珠文化、蛋家文化等构成海洋文化的组合,这些都是环钦州湾文化特征的物化表现,应加强研究进一步挖掘、整合,形成品牌、规模效应,扩大影响,吸引资本、开拓文化市场。
  2.贯彻保护为主的原则,增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意识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应该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的种类与形态十分丰富,历史和现实状况复杂,涉及的单位、部门众多,由于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资源有限,必须长远规划,通盘考虑,分步实施。各级政府要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使文物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以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及有效利用。同时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立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广泛开展文物法规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3、积极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
  在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两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环钦州湾地区文物部门进行了有效的文物抢救、征集、保护、开发工作。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已有的保护工作已严重滞后。为此,要藉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之机,挖掘史料,发掘亮点,打造精品项目,系统宣传,带动人们共同认识钦州湾文化。由于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保护为主”,把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其原生环境的保护放在主要位置。为此,要编制《钦州湾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规划》,挖掘、整理、保护各种历史文化遗产,把一批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墓葬等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创造条件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等。如合浦县可利用古合浦郡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条件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可以以“特色化、系列化、多样化、中小型”为原则,办好各种层次的特色博物馆:公益性博物馆;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博物馆,如汉墓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集收藏、展示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或收藏馆等,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互融共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正确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
上一篇:试论宋代史家的忧患意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