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社会转(2)

2014-07-04 01:00
导读:权威面前,表现出十足的奴性。俄罗斯人的国家观念和集权意识,是在历史上反抗外敌入侵、争取国家统一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随著东正教的传入,所谓
权威面前,表现出十足的奴性。俄罗斯人的国家观念和集权意识,是在历  史上反抗外敌入侵、争取国家统一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随著东正教的传入,  所谓“第三罗马”的出现,君主专制的思想就广为流传。这种思想为沙g  制度的形成和巩固起了催化作用,对沙皇的盲目崇拜,对皇权的敬畏依赖,6  了俄罗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恰达耶夫说:“在俄国人民中,有一种注定红静止,有一种无望的恒定,这就是—一人民对统治他们的权力之性质完完全全的漠不关心’;“俄国人民从来都只将政权视为严厉程度不同的家庭权威,任何一个君主,无论他是怎样的,对于人民来说都是一位父亲。”“历代君王,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再到腐朽昏庸的尼古拉二世,都是人们心目中的救世主。史达林时期个人崇拜盛行,就其认识根源而言,同样是出于对领袖权威的盲从和迷信。俄罗斯独立后,叶利钦为所欲为,任意扩张权力,要当所谓的“超级总统”,也是传统思想的顽固表现。即使具有意识的普京总统,仍然具有中央王权为核心的统治特征。
    第三;“强国” 意识。在莫斯科公国统一罗斯、建立起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对外扩张,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军事强国的思想是绝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懈的信念和追求。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为了使俄罗斯成为一个拥有出海口的强国,他穷兵黩武,多次发动对外战争,终于越过涅瓦河,打开了通向波罗的海的通道,并在涅瓦河曰建立了未来的首都圣彼得堡。虽然俄国历史上充满了曲折和苦难,但这种对外扩张的“强国意识”始终是维系全民族的精神支柱。正如历史学家克留切斯基所说:“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殖民,进行领土扩张的历史*”近代沙俄对欧亚邻国大规模的殖民侵略,使世人对俄国留下一个可憎的形象;史达林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吞并,以及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严密控制,引起东欧国家的严重不满和抗争,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莫洛托夫却在回忆录中津津乐道地说:“作为外交部长,我的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扩展我们祖国的疆界。现在看来,这项任务我和史达林完成得不错*’‘大国主义思想跃然纸上。直至苏联解体后,尽管俄罗斯国力衰微,极端民族主义的自由民主党人日里诺夫斯基仍直言不讳地说,俄罗斯应向“南方” 进行最后的“冲击”,以建立一个东自太平洋西至大西洋,d[自北冰洋南至印度洋的俄罗斯大帝国。这种以侵略扩张为背景的“强国”梦,是俄罗斯思想的重要内容。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四,村社精神。村社(又称公社)是俄国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在村社内部,土地公有,定期重分,人与人之间由于土地公有和相当程度上共同耕作而保存一种俄国式的集体主义传统。这些思想的长期积淀,成为俄国民粹主义、社会主义滋生的最好土壤。民粹主义者认定俄国农民是“天生的社会主义者”,农村公社是避开资本主义道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好途径。自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尽管俄国资本主义已经不可阻挡地发展起来,但村社精神仍然是俄罗斯人的重要精神支柱,正如 20世纪初沙俄内阁大臣谢·维特所说:“公社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从N世纪80年代起,尽管以普列汉诺夫、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民粹主义思想家们展开了持续不断的论争,但民粹主义仍然在俄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常常可以看到它那抹不掉的印痕。
    “俄罗斯思想” 的上述种种特点,在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后的社会转型中仍处处表现出来。
   二、转型过程中的俄罗鳜治思潮洲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兑领导俄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时期,即共产党在俄国执政七十多年间,尤其是在史达林当政期间,建立起了一整套高度中央集权的、、文化体制,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然而,“俄罗斯思想” 作为俄国文化的积淀在苏联政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仍然顽强地表现出来,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透射出来。如史达林时期日盛一日的个人崇拜,不难追溯到俄罗斯人对沙皇的依恋和迷信:教条主义和极端性格的顽强表现,可以从东西方结合部文明得以解释;集体农庄,可以看作公社的翻版:大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争夺霸权,无疑与沙俄时期的“强国” 之梦一脉相连的。可以认为,苏联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仍渗透著传统“俄罗斯思想” 的基因。限于篇幅,不在这里赘述。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随著苏联的解体,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再成为俄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情形下,重塑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支柱,将“俄罗斯思想”进行当代的架构和诠释,就成了俄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心声。从这一意义上说,“俄罗斯思想” 必然在独立后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述及西欧16-17世纪大规模社会转型时认为,“这三个主义—一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一是欧洲政治革命的主要成份。它们共同激励欧洲各民族的愈来愈广泛的阶层行动起来,赋予这些阶层以世界其他任何地区所无法与之比较的推动力和内聚力*”俄罗斯独立后,经历了急剧而深刻的经济转轨和制度变迁。在这种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与现代的、保守的与激进的、国内的与国际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俄罗斯社会混沌一片,
上一篇:论汉儒知识分子的权力穿孔_历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