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与外国史研究_历史学毕(6)
2014-07-06 01:06
导读:是可能在国际史学界占有自己的位置的。 【】 [1]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Molho,Anthony and Gordon S.Wood,eds.,Ima
是可能在国际史学界占有自己的位置的。
【】
[1]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Molho,Anthony and Gordon S.Wood,eds.,Imagined Histories:AmericanHistorians Interpret the Past,Princeton,NJ,1998.
[3]陶文钊.费正清与美国的学[J].,1999,(1).
[4](美)孔飞力,(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5](德)贡德•弗兰克,(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全球化中的东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王志平.谢和耐与中国思想史研究[A].李学勤(主编).国际汉学漫步:上卷[C].石家庄:河北出版社,1997.
[7]张海燕.艾兰的汉学研究及其论特色[A].李学勤(主编).国际汉学漫步:上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8](美)孔飞力,(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者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
[9](法)谢和耐,(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0]王立新.学术创新与21世纪的世界史研究[N].光明日报“历史周刊”,2000-03-24.
[11]黄安年.百年来美国中文书目:下册[Z].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0.
[12]严耕望.治史三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3]吴于廑.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4]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J].历史研究,1991,(2).
[15]Wang,Xi, Trial of Democracy:Black Suffrage and Northern Republicans,1860—1910,Athens,Ga,1997.
[16]李世洞.《五月花号公约》考实[J].学术界,2000,(2).
[17]杨宗遂.“波士顿茶会”及其汉译名之辩证[J].历史研究,1979,(10).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8]杨宗遂.再谈“波士顿茶会”[J].历史研究,1982,(5).
[19]杨玉圣.《独立宣言》史事考[A].杨玉圣.美国历史散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20]齐文颖.《独立宣言》是美国诞生的标志吗?[J].世界历史,1985,(1).
[21]罗志田.后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J].历史研究,1999,(1).
[22]桑兵.陈寅恪与中国近代史研究[A].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