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

2014-10-27 01:05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促进了我国工业发展同时也带动着农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促进了我国工业发展同时也带动着农业的发展。为了使中国农业更好的适应全球化的潮流,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农业的弹性需求、生产力要素等方面,透彻的分析了我国农业的状况,为农业的全球化做准备。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农业 弹性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潮流中。参于“国际竞争”也将随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中国农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我将从市场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分析与政府的职能来探讨这一话题。
  
  二、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提供企业改进和创新的原动力,使企业竞相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服务,研发新产品和新流程。企业没有永久的优势,但是竞争者的压力会使它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及超前的欲望。”这实际上是指出了市场结构会通过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竞争越激烈的国内市场结构,越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然而对于农业产业而言,国内竞争越激烈不一定有利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呢。著名的“谷贱伤农”的例子即是最好的说法。这种说法描述的是这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代,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这种现象实际上可用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原理加以解释。
   图1
  作为谷物的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如图1所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比较陡峭。当农业丰收时,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S1的位置,在缺乏需求弹性的条件下,农产品的价格会大幅度的下降,即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导致农民总收入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矩形OP0E0Q0和OP1E1Q1的面积之差。相反,在欠收年代,农产品减少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使农民收入增加。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由上可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农业所得利润水平要低于工业,换言之,如果农户从事农业连平均利润都不能获得,他还会有追加投资、改进生产技术的动力吗?那又谈何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呢?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短期的利润水平和长期的利润水平。假定有农产品A和工业品I,在短期有相同的边际成本MC。如图2所示,分别代表农产品A和工业品I的需求曲线。一般来说,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要小于工业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在同样的价格能力S下,当市场出清时,工业品I的价格水平Pi要高于农产品A的价格水平P2。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我们从图2中可得,农产品A和工业品I的利润分别为和,由于,所以。
   图3
  我们进一步分析长期的农业利润水平变化。这里,考虑两方面变动:第一,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受恩格尔定律的作用,农产品A的需求收入弹性要低于工业品I的需求收入弹性。因此,当社会总需求水平提高时,农产品A的需求的增加会慢于工业品I需求的增加。如图3,在同样倾斜程度下,工业品I的需求曲线要比农产品A的需求曲线更多的向右移动。当市场出清时,工业品I的价格增幅要大于农业品A的价格增幅。第二,从供给方面看,由于农业科技进步比工业科技进步更慢,因此,工业品I的边际成本曲线要比农产品A的边际成本曲线会更多的向右移动。在规模经济不变和价格水平确定的情况下,由于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利润会逐渐下降,这种完全竞争会使生产规模缩小,已维持价格的稳定,最终导致农业竞争力的下降,因为众所周知规模经济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胡曼
上一篇:“以错纠错”的案例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