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俄罗斯科技政策分析(1)
2014-11-08 01:15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转型期俄罗斯科技政策分析(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俄罗斯联邦的科技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1996年以来
俄罗斯联邦的科技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1996年以来,俄罗斯联邦政府相继出台《俄罗斯科学发展学说》、《“关于科学和国家科学技术政策”联邦法》、《1998—2000年俄罗斯科学发展构想》、《1998—2000年俄罗斯科学改革构想》、《1998—2000年俄罗斯联邦创新、政策构想》、《2002—2005年俄罗斯联邦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政策构想》和《俄罗斯联邦至2010年及更长期科技发展政策原则》等一系列科技政策条文。通过分析这些文件,可以深入了解俄罗斯联邦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在世界全球化以及社会转型背景下俄罗斯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进程。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展示了作者对俄罗斯科技政策研究的部分内容。 1 俄罗斯科技政策系统的“拉赫京模式” 俄罗斯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学者们对科技政策的长期理论研究密切相关。
俄罗斯科学院
科学技术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赫京博士(Г.А.Лахтин)长期从事科技政策理论研究,并参与了俄罗斯科技政策条文的制定过程。他在2000年的《科技政策总论》一书中陈述了科技政策理论,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与社会相关的开放系统。他认为,科技政策是解决上述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问题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方案,因此也应该形成相应的系统。科技政策系统应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总体科技政策,解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全面实现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相关联的总体规模调整。第二层次是各种具体政策,解决科学技术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问题。笔者根据拉赫京的相关理论[1],提出俄罗斯科技政策系统的“拉赫京模式”。
“拉赫京模式”是结合俄罗斯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产物,其意义在于:展示了科技政策对于解决“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指导性功能;囊括了科技政策系统应有的内容;揭示了科技政策系统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制定科技政策具有前瞻性、普遍性理论指导意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拉赫京模式”既体现了对苏联时期的科技政策的沿袭,又体现了转型期的特点。
“优先发展方向政策”和“保护和发展科学潜力政策”在政策框架上承袭苏联传统,在内容上增加了为适应新时期、解决新问题的调整。例如:转型期俄罗斯从三方面改革了科技人才政策:首先,由从粗放型发展,即只注重人才数量增长,向减少数量、重视质量转化;第二,从对人才的完全
行政管理方式向引进市场机制调整;第三,从全部由国家指令强制,向合作伙伴型转化。在国家层面上,需要加强财政和工作岗位的竞争。就私营企业而言,需要调整机制以便吸引青年科技人才与企业兴趣保持一致,更快地将科学技术成果投入市场。
创新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科研和高校一体化政策、商业化政策、科学领域中的私有化政策等是转型期以来出现的新科技政策,正处于探索之中。
“拉赫京模式”的理念在俄罗斯联邦近年来颁布的科技政策中得到具体体现。 2 俄罗斯国家总体科技政策 俄罗斯国家总体科技政策用于协调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关系。国家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落实财政方面,而且体现在改变落后观念、实现总体规模上的调整。
1996年颁布的《“关于科学和国家科学技术政策”联邦法》(下称《科技政策法》)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第一部有关科技政策的联邦法律,是其科技政策的总纲领。“用于协调科学和(或)科学技术活动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以及科学和(或)科学技术产品(工作与服务)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科技政策法》明确规定了俄罗斯国家科技政策的概念、基本目标和实施原则。
“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是社会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它表明国家对科学和科学技术活动的态度,明确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构在科学技术以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目标、方向和活动方式”。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俄罗斯国家科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发展、合理安排并有效利用科技潜力,扩大科学和技术对发展国家经济的影响,完成最重要的社会任务,保障对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结构性进步改造,提高物质产品的效益和竞争力,改善生态状况并且保护国家信息资源,巩固国防,维护个人、社会和国家安全,加强科学和教育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