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再生水的使用政策

2015-02-01 01:37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再生水的使用政策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作者: 刘应宗 李明(天津大学 管理学院) 收录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刘应宗 李明(天津大学 管理学院) 收录来源: 中国水网
【摘要】本文依据水的再生使用的规律性、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再生水使用的经济性和价格的合理性认为,我国现阶段再生水使用政策应是:再生水的使用方式,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相结合,因地制宜;直接使用中,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相结合,因时制宜。再生水的使用范围,城市使用与农村使用相结合,以城市为先;城市使用中,工业使用与其他使用相结合,以工业为先;从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再生水应主要用于地下水回灌。
再生水水量大、水质稳定、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小,就所可取,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水资源。再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与用户的关系可分为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为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再生水的用途也很多,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园林绿化(公园、校园、高速公路绿带、高尔夫球场、公墓、绿带和住宅区等)、工业(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大型建筑冲洗以及游乐与环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泽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鱼类养殖等),还有消防、空调和水冲厕等市政杂用。

目前,多数国家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以间接使用为主;日本等少数国家的再生水则主要用于城市非饮用水,以就地使用为主;新趋势是用于城市环境“水景观”的环境用水。依据水的再生使用的规律性、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再生水使用的经济性和价格的合理性,我们认为,我国现阶段再生水使用政策应是:再生水的使用方式,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相结合,因地制宜;直接使用中,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相结合,因时制宜。再生水的使用范围,城市使用与农村使用相结合,以城市为先;城市使用中,工业使用与其他使用相结合,以工业使用为先;从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再生水应主要用于地下水回灌。

一、再生水使用政策的依据

(一)水再生使用的规律性

在自然界,水象能量一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自然界的水97%都是盐水,剩余的3%水中,三分之二是以雪和冰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阿尔卑斯山地区,仅有大约1%的水是以液态淡水的形式存在。这其中98%以上的淡水是地下水,少于2%的淡水是可以利用的河水和湖水。

水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又是可再生的、能重复使用的资源。人类所用淡水均来自大气降水,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与夏秋之交。大气水的自然循环,是大气中的水降落到地面上,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小部分渗透到地下水层或以径流的形式进入江河湖海,最后通过蒸发再返回到大气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大气水的自然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无论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历史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也是战略性经济资源。长期以来,人们按“开采-使用-排放”的方式使用水资源。当经济和社会不发达时,排入水体的总污染量较小,能被水体所稀释自净,使人们产生了水有用之不尽的错觉。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水的需要量与日俱增,相应的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相应增加,加上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周期性干旱,使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成为全世界的主要危机。

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人们首先是无节制地开发地表水,抽取河水作为城镇和农业用水,流量不够就筑水坝建水库,结果是上游用水得到保证,但下游用水因此更加困难,而且因江河流量减少引起海水水面的下降。在地表水无法利用的情况下,就是无控制地抽吸地下水,水井深度与日俱增,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城市地面塌陷,沿海城市海水入侵。其次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河流和干涸的河道流入大海,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导致其水质下降。

目前,我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50%的城市地下水遭受污染。在我国北部,降雨量只有38%入海,地下水位在某些地区已下降15米,多数重大河流的主要河段水质低于V类。缺水城市中,60%~70%属于水质型缺水。根据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战略研究》得出的结论,即使我国未来五十年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的水平,城市污水排放的COD总量也只能控制在当前水平,水质型缺水将在相当长的时期无法有效解决。

上一篇:中山市液化石油气市场浅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