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岩石粘弹性模型辨识及参数反演(1)

2015-04-01 01:18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岩石粘弹性模型辨识及参数反演(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本文回顾了常用的几种岩石粘弹性本构模型,依据蠕变柔
摘要:本文回顾了常用的几种岩石粘弹性本构模型,依据蠕变柔量的概念,用位移和蠕变柔量两步反分析法从粘弹性本构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中辨识出岩石的本构模型.先由相应的位移实测值用解析法反演岩石的蠕变柔量,再由岩石的蠕变柔量运用非线性优化技术辨识出岩石本构模型表达式,最后进一步由模型参数反算出岩体的粘弹性参数.文中最后给出了工程实例.
关键词:粘弹性本构模型 蠕变柔量 两步反分析法 反问题 岩石 岩体属于各向异性流变介质,由于其客观复杂性,在岩体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面,参数和模型的正确给定是岩石力学研究中的两大难题,它们的合理性将大大增强岩体工程分析设计的可靠性.新奥法施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现场监控法或信息反馈施工法是把岩石的变形观测作为对原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修正的依据[1,2].这些方法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指导修改原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已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实践领域.参数取值,传统的方法大多凭经验、工程类比来进行,常常不能作出科学的判断.参数反演作为参数辨识的一种方法,是基于实测位移反求系统某种参数的一种逆问题,对确定认识系统和进一步正演分析相当重要.参数的辨识,包括模型参数的辨识,是在模型的结构式给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模型的给定与实际相符合的程度显然相当重要.工程岩体是复杂的不确定系统,岩体的流变力学模型较多,模型识别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岩体本构模型的辨识,尤其是与时间有关的粘弹性本构关系辨识方面当前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回顾了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中几种常用的岩石粘弹性本构模型,然后依据蠕变柔量概念,用位移和蠕变柔量两步反分析法从粘弹性本构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中辨识岩石本构模型,第一步由相应的位移实测值用解析法反演岩石的蠕变柔量,第二步由岩石的蠕变柔量运用非线性优化技术辨识出岩石本构模型的表达式,最后进一步由模型参数与粘弹性参数的关系反算出岩石的粘弹性参数.1 粘弹性本构模型回顾工程岩体的长期稳定性是当今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十分重大的前沿问题[3].工程岩体的变形破坏是有时间过程的,具有时间效应,岩体流变是岩体的重要基本力学特性和行为,对于某些实际岩体工程,研究变形的时间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8,9].真实岩体是一种非连续、非均质、各向异性的流变介质,目前很难用数学手段作出适当精确描述.在一定情况下,可将岩体视为似连续、均匀化、类各向同性介质,采用经验与理论相结合,定量分析定性使用的原则,对工程设计与施工起重要的定性指导作用[10,11].在这一前提下,在岩土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中提出的粘弹性本构模型主要包括经验模型和组合模型[5](弹性和粘性元件的不同组合而成).表1列出了常用的几种微分型组合模型的公式及其特征(h代表弹性元件,n代表粘性元件).在一般状态下,这些组合模型的本构方程微分形式的一般式可表示为[5]表1 常用岩石粘弹性微分型组合本构模型式中:式(1)即线粘弹性微分型本构关系的一般表达式.2 粘弹性模型识别2.1岩体介质蠕变柔量的确定在弹性岩体中开挖任意形状断面的隧道,应用平面复变影射、保角变换方法可得围岩内任一点在曲线坐标中的位移为[7]由弹性理论确定.其中:ω(ζ)为垂直隧道轴线的物理平面z上的非圆形洞室外域到数学平面ζ内单位圆外域的映射函数;φ(ζ)和ψ(ζ)为满足应力边界条件的复势函数.应用弹性—粘弹性对应原理,对照式(2),得出任意断面的隧洞内任一点因开挖引起的粘弹性位移在曲线坐标中的表达式为[8]d(x)为荷载逐步释放系数,若计算断面远离开挖面,则可作为平面应变问题处理;若接近开挖面,则严格说来是空间问题.为使问题简化,考虑了开挖面空间效应后,仍作为平面问题来处理.开挖面空间效应通过洞周释放荷载逐步释放代替瞬间完全释放来体现.据研究资料[4]表明,其取如下形式:d(x)=1-0.7exp(-3.15x/2a).其中,a为隧洞半径;p0为垂直向初始地应力;g为剪切模量;r为所考虑点到隧道轴线的距离;λ为侧压力系数;k为体积模量,d(x)为应力释放系数,x为计算断面距开挖面距离.在流变岩体中开挖任意形状的隧道,在开挖之前布置量测仪器,可测到由于开挖引起的全部位移,在ti时刻可测到n个测点由于开挖引起的相对径向全部位移,记为uk(ti),k=1,2,,…,n,i=1,2,,…,l(假定量测了l个时段),代入式(4),则有蠕变柔量jl(ti)和广义蠕变柔量j2(ti)的线性方程组
上一篇: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