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的研究进展

2015-05-15 01:29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的研究进展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1 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概述  炭纤维是一种主要以s

1 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概述

  炭纤维是一种主要以sp2杂化形成的一维结构炭材料。根据其合成方式和直径不同可分为:有机前躯体炭纤维(PAN基、粘胶丝基、沥青基炭纤维)、气相生长炭纤维(Vapor-growncarbonfiber简称VGCF)、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Vapor-growncarbonnanofiber简称VGCNF)、炭纳米管(carbonnanotube简称CNT),如图1所示。自从1991年Iijima[1] 发现纳米炭管以来,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而引起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同时也促进了气相生长炭纤维在纳米尺度上即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的研究。

  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一般以过渡族金属Fe、Co、Ni及其合金为催化剂,以低碳烃化合物为碳源,氢气为载气,在873K~1473K下生成的一种纳米尺度炭纤维。它与一般气相生长炭纤维(VGCF)所不同的是,纳米炭纤维除了具有普通VGCF的特性如低密度、高比模量、高比强度、高导电等性能外,还具有缺陷数量非常少、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好、结构致密等优点,可望用于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锂离子二次电池阳极材料、双电层电容器电极、高效吸附剂、分离剂、结构增强材料等。Tibbetts[2]在研究了VGCF的物理特性以后,发现小直径气相生长炭纤维的强度比大直径的强度要大。
  Endo[3]用透射电镜观察到气相生长法热解生成的炭纳米管和电弧法生成的炭纳米管的结构完全相同。所有这些,都使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的研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另外,从图1的直径分布来看,纳米炭纤维处于普通气相生长炭纤维和纳米炭管之间,这决定了纳米炭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处于普通炭纤维和纳米炭管的过渡状态,因而,研究普通炭纤维、纳米炭纤维、纳米炭管的结构和性能的差异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影响因素

  刘华的实验结果表明VGCF的强度随着直径的减小而急剧增大[4]。Tibbetts[2]在研究VGCF的物理特性时,也预测小直径的VGCF要比大直径的VGCF强度要大得多。由于VGCF的直径主要是由催化剂颗粒的大小来决定的[5],因此大批量生产VGCNF的关键问题是催化剂颗粒的细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目前,VGCNF的制备主要有三种方法:基体法[6,7]、喷淋法或者流动催化剂法[8]和改进的流动催化剂法[9]。所谓的基体法是将石墨或陶瓷作基体,施以纳米级催化剂颗粒做“种籽”,高温下通入碳氢气体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碳氢气体分解并在催化剂颗粒的一侧析出纳米级纤维状炭。例如,Rodriguez[10]在基体上喷洒超细催化剂粉末,即用所谓的基体法高温降解碳氢化合物气体制备出50nm~80nm的VGCNF。这种基体催化剂方法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VGCNF。但是,超细催化剂颗粒的制备非常困难,在基体上喷洒不均匀,而且纳米炭纤维只在有催化剂的基体上生长,因而产量不高,不可能工业化生产。Tibbetts[8]用喷淋法或者流动催化剂法在一个垂直的炉子里成功地制备出了50nm~100nm的VGCNF。虽然这种方法提供了大量制备VGCNF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催化剂与碳氢气体化合物的比例难以优化,喷洒过程中铁颗粒分布不均匀,且喷洒的催化剂颗粒很难以纳米级形式存在,因此在制备纤维的过程中纳米级纤维所占比例少,而且总是伴有大量的炭黑生成。
  为了解决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充分利用基体法和喷淋法各自的优点,本研究小组用改进的气相流动催化剂法,在水平反应炉里,生长出10nm~100nm的VGCNF[9]。改进的流动催化剂法的主要特征是,催化剂并不是附着在基体上,也不象制备VGCNF所用的喷淋法或者流动催化剂法,将催化剂前驱体溶解在碳源溶液中,而是以气体形式同碳氢气体一起引入反应室,经过不同温区完成催化剂和碳氢气体的分解,分解的催化剂原子逐渐聚集成纳米级颗粒,因此分解的碳原子在催化剂上将会以纳米级形式析出纤维状炭。由于从有机化合物分解出的催化剂颗粒可以分布在三维空间内,因此其单位时间内产量可以很大,可连续生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上一篇:探析工程清单之工程造价控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