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伦理学视野的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1)
2015-09-06 02:04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基于伦理学视野的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转基因作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
摘要:转基因作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伦理问题备受关注。笔者在分析了产生这些伦理问题的根源之后,提出了相应的伦理原则,以期指导转基因作物的伦理实践,从而保证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应用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环境伦理;伦理原则;伦理实践 Abstract:Just like a double瞖dged sword, genetically瞞odified crops not only bring benefits, also trigger ゛rguments, among which the ethical problems captures most attention. After researching the origins of those ethical problem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ethical principles to direct the ethical practice of genetically瞞odified crops, so as to ensur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crops will be developed favorably for human beings and ecology 〆nvironment.
Key words:genetically瞞odified crop;environmental ethics;ethical principle;ethical practice 转基因作物又称基因工程作物,泛指利用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通过改造作物的遗传组成所获得的某种新的遗传特性的作物。[1]它在改善生物的抗性、提高生物品质、人类保健和医药及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然而,转基因作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潜伏着人类深切的恐慌,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
一、转基因作物引发的伦理争议
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开发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如下的一些伦理争议。
(一)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风险性
转基因作物及食品在研究和商业化过程中给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的潜在风险,引发了相关环境伦理方面的争论。
目前转入作物的插入特性以抗除草剂最多,其次为抗虫和抗病毒。当这些转基因通过基因流动逐渐在野生种群、非转基因同种作物中定居后,使作物的野生近缘种有获得选择优势的潜在可能性,将可能产生“超级杂草”,或造成遗传多样性的丧失。这对生态系统、其他物种是否公平?换言之,生态系统、各物种是否具有道德主体地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转基因食品,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消费者担心转基因食品有毒;会引起过敏反应;引起人体对抗生素的抗性;素食主义者担心在植物性食品中转入了动物基因;穆斯林担心在其他动植物种转入了猪的基因,引出了对特殊人群的尊重问题。
(二)转基因食品的标签问题与知情选择
近年来,就转基因食品是否贴标签问题,国际上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被称为“标签风波”[2]。从中可以看出,标签问题主要不是针对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给消费者提供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信息并与传统食品区分开来,以便素食主义者、宗教信徒等消费者在知情的情况下能够自主选择,这是对他们信仰与人格的尊重,避免引发诸如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等社会问题。
(三)基因资源的保护与利益分享
在基因研究国际合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有失公平的情况。发达国家以“未具备开发、使用能力,守着也是浪费”为借口或以国际合作为幌子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基因资源,将发展中国家的基因资源据为己有。如把发展中国家的原始品种资源引进并进行基因改造后,生产出更优质的品种,然后再以此来抢占国际市场或申报专利,而发展中国家使用该基因资源时却要支付高昂的专利费。围绕基因资源、基因专利的激烈争论,是现代人在新的技术范式中寻求各种不同利益间均衡与协调的表现。在国际合作中如何界定基因的专利权、如何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实现利益分享等,是亟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