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二叠系构造地层学研究进展
2015-11-15 01:00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延边地区二叠系构造地层学研究进展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摘要:运用当前新兴学科—构造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重新认识延边地区的
摘要:运用当前新兴学科—构造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重新认识延边地区的二叠系基本上是沉积混杂岩和浊积岩,构成了成层有序和成层无序地层,局部有构造混杂岩组成的无层无序地层;开山屯区是叠瓦状冲断岩片和糜棱岩带发育的典型地区。恢复后的地层序列自下而上是:1、采树沟组—杂、灰色硅泥质板岩;2、大蒜沟组—黑、灰色沉积混杂岩;3、香仁坪组-杂色浊积岩和泥质岩;4、开山屯组—造山前磨拉石;5、柯岛组—黑色浊积岩。构成了古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典型地区之一,对于深入认识古太平洋演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构造地层学二叠系延边吉林
构造地层学在国内外的研究方兴末艾,是当前地学前沿之一。国际上,构造地层学主要研究构造地层单元(unit)和序列(Seqence)及其大地构造意义。Tectonostratigraphy作为专门术语,首见于1978年印度东北那加(Naga)山系蛇绿岩带的研究中(Srivastavaetal.,1978)。但实际研究始于60年代,包括许靖华教授的一系列研究。70年代晚期至80年代晚期,随着地体研究而加强,但非地体的研究也是大量的。其研究区域遍及世界各主要造山带,同时也包括变质岩区、裂谷、盆地以及对某个蛇绿岩带、杂岩、地层组等的专门研究。86年至今,有关文献己超过百篇,相关的研究文献更多。研究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划分构造地层单元,研究单元内部岩石、岩组、结构及单元间的构造关系,分析构造的变形、变位(Steltenpohl,1987;Slivaetal.,1994);结合大地构造总结构造一地层事件演化(Surlyk,1991),论述放射虫古
生物学在构造地层学中的意义(Bogdanovetal.,1991),探讨构造地层学与全球海平面变化(Harrisetal.,1994),构造地层学与金成矿作用(Bardouxetal.,1994),大陆边缘裂谷与地壳减薄作用的构造地层学模式(Spadin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