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2016-07-18 01:00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对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内容提要: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是建立在自然生态具有价值和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可能对自然生态产生损害的基础上的,其经济依据包含了矿产资源价值及稀缺性、矿产资源使用行为的外部性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本文通过对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现状的分析,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资金保障的措施。

关键词: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超额收益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 8576(2010)01 -0025 - 04

一、问题的提出

矿产资源是稀缺的、有价值的,对矿产资源的非理性开发在宏观上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并损害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微观层面是企业资本的利益驱动和经济利益的理性计算的结果,两者的冲突在于没有明确地界定矿产资源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边界。

矿产资源开发涉及到资源所有人、资源开发人、中央政府和资源地政府及居民的生态和经济利益。在资源开发期间,往往是资源开发人以牺牲资源地生态和居民福利的代价获得超额利润,同时通过收益分配手段进行利润转移,导致资源地失去发展合理经济结构的机会。等到资源枯竭时,资源地就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进行生态恢复和居民福利保障等社会事务的管理。

我国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研究出现了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妨碍了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发展。其代表观点是刘羽羿2003年通过纵向、国外及其他行业的横向比较,得出了矿业企业税负较重的结论,从而提出应当进行税费制度的改革(刘羽羿,200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课题组,2004);二是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是否存在超额收益的质疑。其代表观点是认为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存在超额收益(朱小平,徐泓,1999;耿建新,2006)。这一观点随着社会资本向煤炭开采领域的异常积聚和中石油、中石化高额业绩的披露得到了客观的验证;程昔武(2008)通过对2001年- 2005年度采掘类上市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其实源于研究前提的不同。认为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税费负担较重是基于现行过低的和扭曲的矿产资源价格。这是由于我国资源价格市场化程度低、价格构成不合理、资源比价关系不合理、资源市场体系不健全(路卓铭,2007)造成的。认为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存在超额收益则是基于对矿产资源开采企业成本补偿不足和收益分配不公的分析。矿产资源开采企业成本补偿不足表现为对矿产资源开采中三种成本的忽视:一是资源耗减成本;二是安全生产成本;三是生态补偿成本。其中由于生态环境通常属于公共产品,无法计入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资产,使其补偿问题兼具微观和宏观的性质。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是建立在自然生态具有价值和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可能对自然生态产生损害基础上的,其经济依据包含了矿产资源价值及稀缺性、矿产资源使用行为的外部性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方法

由于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是针对矿产资源开采及使用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现象,兼具微观和宏观的性质,因此,在方法上有行政方法和经济方法两种,在执行主体上有政府和企业(沈满洪,何灵巧,2001)。

行政方法不会发生直接的经济影响,经济方法则会发生直接的经济影响。

征收环境税或者给予环境补贴都是环境与经济的结合、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结合。对于政府而言,征收环境税意味着获得环境税的经济收益和较高的政府管理成本;采用环境补贴意味着发生纯粹的财政支出和较低的政府管理成本。其难点是税率和补贴率的准确确定。

上一篇:EPS薄抹灰外保温质量问题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